• 27阅读
  • 0回复

珠江口游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12
第8版()
专栏:

珠江口游记
范怀烈
工作之余,邀三、四文友,乘航道局交通艇,漫游珠江口河面水域。
游艇自广州北京南路天字码头启碇。经二沙岛“体育之光”,经广州市东南边陲的工厂、仓库、码头集群,江面豁然开阔,扯着万国旗的轮舶星罗棋布——黄埔港,珠江口的河面在望了。
珠江水系自三水汇合了绥江、北江、西江,到这里再汇合东来的东江,缓缓出海;此间江面辽阔,河川缭绕,水网纵横,只有潮汐的涨退,没有洪水的罹难。
东江河水,碧绿晶莹,仍未被工业废水所污染,外轮、中国远洋轮储存淡水,均在这里取用东江河水;珠江水则不然,混浊、杂质多,化学污染严重。三十年来,东江流域没有发展过象样点的工业,君不见唯一一座横跨东江两岸的公路桥,去年1月下旬才在东江重镇惠州市剪彩通车么?三十年东江流域的工业,几乎一张白纸;然而又可喜的是,东江有满河秀水!
黄埔港南段珠江入海河面称“狮子洋”。粤语“江”、“河”与“海”的概念不分;分明是摆渡过江过河,却说“过海”。“洋”,对粤语的习惯概念说来,当又比“海”更为辽远阔大。隔江相望,狮子洋茫无边际,烟波浩渺!狮子洋得名缘起于莲花山上有“狮子石”。莲花山浮翠狮子洋,有一重数十吨的天然巨石,立于珠江河畔,挺身攀立,回首俯视珠江,酷似雄狮伸腰,故从黄埔港至虎门这一段河面称狮子洋。
莲花山是一座大石山。石山上有一壁“麒麟戏珠”景,“珠”,乃一抔庞大的状莲巨石,称“莲花石”,莲花山故得名。山上遍生翠竹、木麻黄、台湾相思、凤凰树,翠海浮红;岩石突兀奇峭,有石洞、石塘、石柱、石林,其中高低之距,有达数百米的惊险陡峭,令人奇诧!寻根究底,众多的鬼斧神工的石景造型,实乃废弃了几百年的古石矿场遗址。遥想几百年前,石工、兵丁、囚犯,使用最原始的采石工具,一锤锤、一凿凿地打出石条、石块、石柱,去建筑要塞、寺庙、宗祠、殿堂,石去山空,付出了多大的劳力,绵延了几许岁月、朝代?凭吊遗址,石窟寻踪,实令游人咋舌!
从天字码头到莲花山,游艇需两小时,客轮需三小时,水翼船只消四十分钟。从莲花山到香港、澳门,水翼船均只需一小时左右。
莲花山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春荣、夏秀、秋华、冬青,四季如画;南航港澳,北驶广州,水翼船均需时间甚短,更得地理、交通之利,大可开发为旅游区。唯今莲花山还是“朴素的农村姑娘”,或则华装艳抹,或则淡扫娥眉,建设旅游区还得下一番整饰的功夫。大凡山水胜地,均应惨淡经营住、食、行、玩、购物等五大件。我们下榻的莲花旅舍,风景不殊,但嫌简陋;饮食方面,每餐均有鲈、鳊、鲤、鲩、马鲛、沙丁等河、海鲜,新鲜可口;此间农贸市场兴旺,农副产品价廉物美:仁康君购得蹦跳河虾,每斤六角;翎君购得鲜摘芥蓝,每斤八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