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让先烈活在孩子们心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12
第8版()
专栏:

让先烈活在孩子们心中
余心言
近几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十多本革命领袖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其中有写毛主席故事的《播火人》、《挖井人》、《引路人》,还有写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彭德怀、贺龙、陈毅、罗荣桓、王尽美、向警予、彭湃、徐特立、方志敏、叶挺、韦拔群的故事,初步形成了一套没有标出丛书名称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丛书。出好这样一套书,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多年来,我们在小学里取消了历史课。我觉得这是一个失策。要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果没有一点历史和地理的知识做基础,是很困难的。其中,尤其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更为主要。而要使孩子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更有必要让他们了解一点几十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
今天,我们在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时候,也应该充分地利用人物传记故事的形式。在少年儿童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最早起作用的是父母、长辈的赞许或者制止。接着,他们就要自己来模仿大人的行为,先是模仿他们直接接触的大人,然后进一步要模仿他们从电影、故事中看来或听来的英雄形象。然后,在少年的后期和青年时期,逐渐形成了他们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且以这个目标为中心,逐步形成比较起来相对稳定的道德观念。在后面这两个阶段,榜样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有意识地让他们多知道一些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和感人的故事,应该是我们对少年儿童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已经出版的十几本书,体例不尽相同,可以说是互有长短,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首先,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把这些革命领袖放在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中来写。这样,不但使小读者对这些人物的思想、行为,比较容易理解;而且可以帮助读者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对旧社会和人民推翻旧社会的斗争历史有所了解。其次,这些故事都突出地写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写了他们怎样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头。又怎样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而这些正是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人物的最可宝贵的品质。第三,通过这些故事反映了中国革命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形象地告诉人们,革命的胜利是怎样地来之不易;又通过这些故事,反映了革命领袖们顽强刻苦地学习、工作、斗争,百折不挠的坚强品质。做人要做怎样的人?人生怎样才能有意义?怎样来对待人生道路上的风雨坎坷?这些故事对于小读者们得出正确的结论是会有帮助的。
革命家的故事要能够起到好的教育作用,有一个必要的条件,这就是真实。革命故事不是传说故事,有一点不真实,就会使读者对真实的部分也产生怀疑,它的教育作用就要打很大的折扣。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横行的时候,形而上学猖獗,或者是颠倒是非,颠倒敌我,把好人说成坏人;或者是无限拔高,把一切好事都堆在一个两个人头上,甚至让他们做出当时根本不可能做出的事来。我们今天出版革命领袖人物的故事必须谨慎地清除在左倾思想影响下造成的种种混乱。例如,有的书中说,毛泽东同志在二十年代就说了“三座大山”这样的话,就显然是违背历史真实的。这一类缺点,希望在再版的时候能够注意加以改正。
《人民日报》在论述爱国主义的一篇文章中曾经列举了八十多位我国历史上的优秀人物。胡耀邦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也列举了几十位现代革命史中的杰出人物。有计划地把这些人物的故事收集、整理,写出生动、翔实、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读物,是一个不小的工程。我们在纪念先烈的时候,常常说,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其实,他们的形象,还应当活在我们后代的心中,使他们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代代相传,永远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应当做好这件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