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西安召开《创业史》及农村题材创作讨论会 强调要努力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13
第5版()
专栏:文艺动态

西安召开《创业史》及农村题材创作讨论会
强调要努力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由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西北大学中文系、《延河》文学月刊社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创业史》及农村题材创作学术讨论会”,不久前在西安召开。
与会同志除对如何具体评价《创史业》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之外,还就柳青生活、创作道路的意义,以及塑造新人形象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对柳青生活、创作道路的意义,与会同志认为,柳青在深入生活方面,为当代文艺家作出了榜样。他在皇甫村生活了十四年,和那里的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没有这样的生活底子,就不会有《创业史》。当前农村题材创作成就不小,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公式化、概念化、肤浅、虚假、浮夸等现象有所抬头,究其原因,根本上还是深入生活不扎实。
有的同志对柳青生活、创作道路的特点,作了具体分析,认为柳青在农村深入生活中,表现了罕见的活动能力,特别值得我们重视。柳青在生活中把工作与创作结合起来;把在生活中培养典型和在创作中塑造典型结合起来;同农民群众有感情上的共鸣,又比一般群众站得高一些,看得深一些;在生活中,不把注意力集中在搜集故事情节上,而是尊重生活原型,大量积累原型身上的细节、内心活动和体型特征,等等。这些至今也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对于柳青在《创作史》中塑造农村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不少同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的同志认为,柳青把梁生宝写成“党的忠实的儿子”,是把握了社会主义时期新人成长的特点的。建国以后,党成了执政党,农民中的新人衷心听党的话,并在行动中锻炼自己,成熟起来,这正是社会主义时代的新人不同于旧时代农民中的新人(象朱老忠等人)的特点。有的同志认为,无产阶级新人的新,主要在于有新的思想境界,这样的新人不在于他完美无缺,而在于他具有深入思考当代重大问题、在思考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特征。这种思考特征,既带有个人特点,也反映时代特点。当前农村题材创作中的新人其所以不够深厚,这和忽视对他们思考特征的描绘有很大关系。柳青写梁生宝的思考特征,尽管有不足之处,但有开创意义,不能简单地把这归结为“理念活动”而予以否定。
有的同志还认为,不能把新人的概念弄得很广泛,现在有人把它解释成过去作品里没有出现的人物就是新人,于是有的作者便去捕捉别人很少接触过的畸形人,这样的人物是很难表达新的时代特点的。新人,必须是具有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和精神品质的人。社会主义思想在某个新人身上,可能同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相结合,但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如梁生宝身上体现的是社会主义觉悟,赵树理《套不住的手》中的主人公身上体现的是劳动人民固有的劳动习惯。还有的同志认为,先给新人规定几条标准,然后按它去写,是不会写出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的,还是要依赖于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研究。
(王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