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独特的集市——广州首届科技成果交流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17
第4版()
专栏:通讯

独特的集市
——广州首届科技成果交流会
在广州海珠广场的商品展销服务中心6楼上,有78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摆摊营业。而“商品”却是些标明科技成果和应用技术的彩色展板。人们在这些展板面前洽谈科技成果转让业务,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这个独特的集市,就是最近举办的广州首届科技成果交流会。
在展出的900多项科技成果和应用技术中,不少是市场和生产单位急需的“热门货”。广州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研制的水泥钢钉,可以直接钉进水泥墙壁或砖墙上。这种1分钱一个的小钉,要求洽谈进行技术转让的有安徽、江苏、浙江、天津等11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单位。广州市机电研究所的硅太阳电池、第一军医大学的麝香注射液、骨刺丸,买主很多,他们的摊位门庭若市。
在交流会的大厅墙上还贴着醒目的“招贤榜”。80多个单位提出140多个“招贤”项目。广州市机电研究所所长带领工程师前来逐项研究,应招12个项目。华南工学院的教师,一次就揭榜6项。在“招贤榜”中,有一家工厂提出,他们生产的黑色布面胶鞋容易发霉,希望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正在进行防霉研究的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看了这张榜后,立即揭榜应招。
在广州工交战线享有信誉的广州市科技交流队,在科技成果交流会上很活跃,“招贤榜”上提出要解决的许多技术难题,他们立即派出交流队队员上门服务。广州市东山区五金制品三厂长期解决不了电风扇罩点焊存在的假焊烧穿的技术问题,他们在交流会上“招贤”,广州市科技交流队在揭榜应招的第二天就派出5名队员,前往五金制品三厂传授治理假焊烧穿技术。
中共广东省委和省人民政府认为,科技成果交流会是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的好形式,技术的供求双方直接见面,洽谈业务,签订合同,对推广新技术,发展新产品,鼓励科研单位和企业创造发明,有积极作用。
新华社记者
戚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