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广告的妙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17
第7版()
专栏:域外杂技

广告的妙用
龙永图
前些日子,英国又有一家珠宝店开张了。正当顾客姗姗而来时,突然,“女王陛下”驾临,她径直走向珠宝首饰柜台,并对周围惊喜交加的人们点头招手,微笑有度。“女王御驾”光临的消息不胫而走,这家新店铺的声誉骤然倍增,于是前来参观、选购的人群,熙来攘往,热闹非凡。没有赶上这一盛况的,也纷纷闻风而来。后来,人们慢慢才知道——更多的人也许很难知道,那天“御驾”光临的并不是“英国女王”,而是一位面貌酷似女王的普通百姓——珍妮女士。由于她有那么难得的相貌,这家珠宝店老板将她重金聘下,作为珠宝店的广告模特儿,并让她在开张之日正式出场。这一招真是事半功倍,取得了花几十万英镑广告费也难收效的宣传效果。
英国广告业的这一戏剧性事件,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在西方世界,由于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广告形式的多样化,确实达到了煞费苦心、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从最原始的办法到最先进的技术手段,都可派上用场。
在纽约繁华的麦迪逊大街,你依旧可以看到三十年代萧条时期就起用的“三明治”活广告。这是一位广告员,前后都挂着贴满广告的牌子,沿街兜售,活象一个能走路的巨型夹肉面包——“三明治”。与此同时,在晴朗的夏日,你可以看见头顶上几十架飞机,列着队形,轰鸣而过,在蓝天上喷出宣传广告,使方圆几百里的人都可一目了然。当然,最普通的广告形式,还是登报纸、上电视。据统计,1977年美国各行业用于广告的费用达370亿美元,按所花的费用计算,30%是登报纸,20%是上电视,14%是直接邮寄,7%是通过收音机。
广告搞得最厉害的两大行业要算汽车和住房了,但是一些不起眼的日用消费品,如洗衣粉、香烟、糖果之类,也是做广告的大户头。这是由于这类产品,花样大同小异,质量相差甚微,就特别需要广告帮忙了。可以想象,当一位家庭主妇走进超级市场,看到货架上几十种洗衣粉一字排开,一定会令她眼花缭乱,难以选择的。这时,一首在电视中反复唱着某种洗衣粉牌子的熟悉曲调和广告画面,一下就闯进她的脑海中,使她不知不觉地拿上那个牌子熟悉的洗衣粉。这就是广告的妙用。
西方的广告,虽然有虚张声势,故弄玄虚之处,但若说它完全作假,却也并不尽然。一是有法律禁止,二是一朝作假被人揭穿后,就会倒了招牌,毁掉信誉。一般老板们是不致如此冒险的。那么,让那位冒牌女王招摇过市的珠宝店老板,岂非目无法纪?然而,老板会说,他并没讲那是女王驾临,而是顾客自己把珍妮女士认作女王的,此事,与店方无关。象这种真真假假的事在西方广告业中却是屡见不鲜的。待你弄明白时,老板钞票早已赚足。事实上,谁也不会去打这种说不清的官司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