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论新中国的运动员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18
第4版()
专栏:

论新中国的运动员精神
《体育报》一月十八日社论摘要
1981年十名最佳运动员评选出来了。他们是体育战线耀眼的明星,也是人民群众首先是广大青少年推崇、仰慕的英雄。
我们生活在一个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年代。这是一个孕育英雄人物,创造英雄业绩的伟大年代。在实现四化大业的各条战线,都涌现出一批批英雄人物。“最佳运动员”是体育战线创造英雄业绩人物中的佼佼者。他们不仅在世界赛场上以优异的运动成绩为国家争光,为民族争气,更可贵的是,他们在竞赛中表现了新中国运动员为祖国荣誉拚搏的民族精神。新闻单位发起评选“最佳运动员”,就在于提倡和发扬这种运动员精神,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感染、激励千百万人,从而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历史上先进人物的革命精神往往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去年为祖国荣誉拚搏而获优异成绩的我国运动员的革命精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八十年代中国人民为振兴中华,创立大业的豪迈气概和必胜信念。这是新中国的运动员精神,它主要表现为:
夺冠军、争第一的竞争精神。体育运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烈的竞争性,通过竞争决胜负,分高下,定优劣。这个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必须具有顽强的竞争精神。争什么?在我国新时代运动员的心目中,不仅要争省市的、全国的冠军,而且要争亚洲的、世界的冠军,就是要超群出众,出类拔萃,到世界赛场上去升国旗、奏国歌。这种为祖国夺冠军的竞争精神多么可贵!它激励先进者更求先进,中间者赶超先进,后进者奋起直追。那种不紧不慢、不上不下的中游思想,不分好坏优劣、贡献大小的“吃大锅饭”思想,自甘落后的思想,与争第一、夺冠军的竞争精神,是格格不入的。
新中国的运动员精神,还表现为勤学苦练的实干精神。体育比赛是实力的较量,既赛体力、体能,又赛技术、战术,还赛思想、作风。要拿冠军、争第一,靠的是真本事、硬功夫,滥竽充数不行,弄虚作假不行,侥幸取胜也不行。真本事从何而来?一要勤学,二要苦练。要在思想上、技术上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并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自己,掌握提高运动技术的规律,作长期的、艰苦的努力。勤学苦练是运动员通向成功之路,也是一切优秀运动员共有的品质和特点。是什么促使他们吃大苦、耐大劳,流血流汗?是强烈的革命事业心,是新中国先进青年的革命志气和坚强毅力。
新中国的运动员精神,还表现为坚韧不拔的拚搏精神。没有一个世界冠军、一项世界纪录不是靠顽强的拚搏得来的。敢于拚搏,又善于拚搏,才能排难除险,克“敌”制胜。容国团说“人生能有几次搏”,这确是值得刻骨铭心的至理名言。新时代中国运动员的这种拚搏精神,决不是为个人、为金钱,而是为祖国、为人民争荣誉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新中国的运动员精神,还表现为重道德、讲风格的文明精神。重视体育道德作风,是新中国运动员的光荣传统,更是新中国优秀运动员的崇高品格。许多运动员在赛场上勇猛顽强而不粗鲁野蛮;靠实力取胜而不靠投机取巧;既充分施展个人技术又注重协同配合;既力争比赛的优胜,又讲文明礼貌,重友谊团结。
中央领导同志说过,要用运动员精神搞四化。这是对运动员也是对整个体育战线的鼓励和鞭策。新中国体育运动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虽然做了一定贡献,但还远远不能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少缺点和不足,我们整个运动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的体育事业还不够发达。今后,我们要加倍努力,在体育运动事业的各个方面创造更多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无愧于我们伟大祖国的优异成绩,培育出更多璀璨夺目的精神文明之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