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18
第5版()
专栏:民事诉讼法知识(一)

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即将公布试行。我们特请周道鸾、洪霞同志撰写一批短文,对民事诉讼法方面的知识作比较系统的介绍。
——编 者
诉讼,就是通常所说的“打官司”。它包括人民法院和当事人为解决纠纷所进行的全部活动。根据案件的性质,诉讼分为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法院则根据国家的法律、法令、政策,按照法定程序,调整和确认当事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事诉讼要有效地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如起诉和受理、调查搜集证据、开庭审理、合议庭评议和裁决、宣告判决、执行等。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要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制度办事,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民事诉讼活动也要遵守法定的程序。这种民事诉讼的程序制度,是由民事诉讼法来规定的,民事诉讼法就是调整民事诉讼活动中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
我国1954年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确定了我国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1956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各级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审判程序总结》。1979年,第二次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又制定了《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程序制度的规定(试行)》。这都是从程序制度上指导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重要文件,是目前各级人民法院执行法定诉讼程序的重要依据。为了进一步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总结多年来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起草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的民事诉讼法。最近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经过审议,原则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草案)》,授权人大常委会根据代表和其他方面所提的意见审议修改后,公布试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是调整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民事诉讼活动的行为规则总和。也可以说,它是人民法院处理民事案件的“操作规程”,是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则,是从司法程序方面保障所有的民事法律、经济法律,商事法律以及有关的行政法律这些实体法的正确执行。所以,在法学分类上,又把民事诉讼法叫做“程序法”。
民事诉讼法是我们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它适用案件的范围很广。凡因民法、婚姻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所发生的民事案件,因经济法、行政法、劳动法和其他法律规定应当由人民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都适用民事诉讼法,都要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审理。需要按特别程序审理的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人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等,也适用民事诉讼法。
(周道鸾 洪 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