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科技咨询开花结果 科学家的建议在皖西地区转化为生产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19
第3版()
专栏:

科技咨询开花结果
科学家的建议在皖西地区转化为生产力
本报讯 记者周郁夫、王礼贶报道:中共安徽省六安地委和六安行署,采纳专家们对开发皖西地区的建议,收到了显著的效益。
1980年7月,中国科协组织20多名专家对皖西地区的农业、水利资源进行考察,提出了把皖西建成农林牧副渔综合基地的建议,六安地委和行署各部门在制订本地区农业发展规划和多种经营规划中,均以此为科学依据,并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加以贯彻。
比如,专家们提出,在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上,当前应重点抓周期短、见效快、收益高的油料、茶叶、蚕桑、食草禽畜和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根据专家的建议,去年六安地区扩大经济作物面积70多万亩,建设一大批油桐、油茶、蚕桑、漆树、茶园、药材、红麻、棉花等生产基地。尽管全区粮食作物面积缩小了,但由于农业内部结构趋向合理,粮食生产依然取得历史最高水平,比前年增长24%。去年全区人均收入达170元,比前年增长70%。
六安地区有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等五个大水库,水面达23.5万亩。但是,多年来水库养鱼亩产还不到1斤。省和地区有关部门根据专家们的建议,决定从1981年起,每年从水库发电收入中提取100多万元,支援水库养鱼和库区附近农民发展山区生产,并且采取了国营和公社联营方式,发动群众制订护鱼公约以及科学养鱼等措施,使水库养鱼有了新发展。
专家们认为,我国目前最大水利工程的淠史杭灌区,建成后可扩大灌溉面积300万亩,对建设全区农林牧副渔综合基地有十分重要意义,应加速续建和配套。这些意见都得到中央水利部门和安徽省的肯定和支持。目前,六安地区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正抓紧实地勘测,编造续建计划,争取工程早日上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