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我爱她的心肠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19
第4版()
专栏:通讯

我爱她的心肠好
1979年冬季的一个晚上,正在广西靖西县湖润公社三级电站工地做工的壮族青年赵克料,被朋友说的一件事激动得心儿再也没法平静了。
事情是这样的:靖西县湖润公社华利大队第一生产队,有个壮族女青年赵秀清。她的丈夫赵胜民,在越南当局挑起的一次边境冲突中被越南侵略者开枪打死。为了顶替烈士赡养四位老人和照顾年幼的妹妹,她决心留在夫家不外嫁,招婿上门,共挑家庭重担。赵克料被这位女青年的高尚品质感动。心想,跟这种人生活一辈子肯定是很幸福的。他托朋友介绍,来到华利大队相亲。赵秀清家住在一间低矮破旧的小屋里。秀清落落大方地给他一一讲述家庭成员的情况,胜民的老祖母已经八十四岁,双目失明的父亲和叔父一个六十二岁,一个五十六岁,体弱多病的母亲六十四岁,年幼的妹妹十七岁,还在读初中。她把困难充分地摆了摆以后说:“你要想上门来,就要作好吃苦的思想准备。”克料说:“你不用说了,我都看到了,你一个青年女子都不怕这些困难,我还怕什么呢?”
1979年12月,赵克料高高兴兴地上门跟赵秀清结婚了。结婚以后,他们相亲相爱,互相体贴。每天一早,克料去田间劳动,秀清煮早饭、洗衣服、忙家务,给年迈的老祖母和双目失明的公公和叔父打洗脸水,盛早饭。吃过早饭以后,克料去附近挖锰矿,秀清去田间劳动,婆婆给队里放牛。克料挖锰矿每月平均可以收入150元。他得到钱,首先给几个老人买帽子、买鞋、做新衣服,还经常买肉回来加餐。吃饭的时候,双目失明的父亲和叔父看不见菜碗,克料就把好菜往他们的碗里拣。平时哪位老人只要身体稍有不舒服,克料就赶紧到卫生所去买药请医生来看,秀清也悉心服侍,递茶喂饭,和照料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周到。
1980年秋天,赵秀清生了个男孩。赵克料为了纪念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而牺牲的秀清的前夫赵胜民,特地给儿子起了个名字,叫赵仕念,几个老人都把小孩当作自己的亲孙子一样看待,你亲亲,我抱抱。活泼可爱的小仕念给这几个老人带来了莫大的安慰,给这一家人增添了欢声笑语。
家庭生活有了初步改善以后,克料又和秀清商量,决定通过挖矿和养猪攒钱,尽快盖座新瓦房。克料的两个哥哥听说弟弟要盖新房,就利用农闲时间帮助他们打了60多立方盖房子用的石料。去年春节前,在当地驻军和大队干部、群众大力帮助下,他们家终于盖起了一座三大间两层楼的新瓦房,实现了四个老人多年想盖房子的愿望。双目失明的父亲特别高兴,他顺着墙壁,用颤抖的双手从楼上摸到楼下。他对前来看望的老支书说:“克料是个好孩子啊!他和秀清起早摸黑,累死累活,不仅关心和照料我们生活,让我们过上吃穿不愁的乐和日子,还能让我们住上这样好的楼房!”
新华社记者
肖美俊
新华社通讯员
梁森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