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我国有不可低估的科学攻关能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20
第1版()
专栏:

我国有不可低估的科学攻关能力
本报评论员
刚刚迈进1982年,我国科技战线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喜讯: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醣核酸圆满成功。这是继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之后,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我们向参加这项研究的协作单位和全体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工人以及科研组织管理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对核酸的研究,是当代生命科学的前沿之一。我国人工合成核醣核酸的成功,对于揭示核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进一步了解遗传和其他生命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这项研究还带动了核酸类试剂和工具酶的研究,带动了多种核酸类药物,包括抗肿瘤药物、抗病毒药物的研制和应用。研究过程中建立的人工合成核酸方法和培养的一支有经验的队伍,有助于进一步发展基因工程研究。
我国的科学技术总的来说是落后的,但并不是什么都落后。人工合成核醣核酸的成功,以及过去报道的杂交水稻、鲁棉一号良种,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三颗人造卫星,都说明在一些领域里,我们在科研力量、实验手段和科研成果等方面,都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水平。这是许多部门和不同学科协作配合,特别是一些甘当配角的同志默默无闻踏实工作的结果。低估我们的科研力量,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人工合成核醣核酸是一项基础研究。这样的基础研究可以协作攻关,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更应当组织协作攻关。为了适应今后一个相当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赵紫阳总理在人大会议上向全国科技领导部门、研究机构和科技人员提出了组织起来,加强协作,进行科学技术攻关的任务。我们要经过有关部门和专家反复研究论证,选择一批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科研项目,组织多兵种、多学科协同作战,以攻克更多的科学难关。
任何科研成果的取得都不是轻而易举的。“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在人工合成核醣核酸决定上马的时候,国内的基础十分薄弱,困难和麻烦很多。然而,我们的同志在目标确定之后,自力更生,逆难而进,经历十三年艰苦奋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种勇于攻关、百折不挠的精神十分可贵,值得全国各条战线的同志认真学习。
人工合成核醣核酸早在去年11月已经获得成功。但是,协作组的同志没有匆匆忙忙地宣布,而是继续多次验证,并通过学术报告和讨论,让更多的同行来进行评议和鉴定。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很需要大力提倡。在科学上,发生不同意见的争论是常有的事。心平气和、以事实为依据的争论有助于客观地分析问题,恰如其分地评价科研成果,推动科学的发展。我们相信,我国科技界的同志既有百折不挠、苦战攻关的革命气概,又有严格的科学态度,一定能攻克许许多多险阻和难关,为四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