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雪原上的节日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21
第8版()
专栏:

雪原上的节日饭
王宗仁
夜来一场“六月雪”,昆仑山变成一片白皑皑。
清晨,茫茫雪原显得格外空旷,山上山下静悄悄的,没有人影,不闻车笛。只有一顶帐篷孤单单地撑在公路边,一缕蓝色丝绢样的炊烟,无声地升腾着、飘散着。帐篷前的雪地上放着行军锅、保温桶,还有盆儿碗儿……
顺着山势转过一个月牙弯,便是一座木制的公路桥。桥坏了,人们正在忙着修整。桥头停放着几辆轿子车。这会儿,只见从那顶帐篷里走出一个穿白大褂的女同志来。她一手提桶,一手掌勺,拖长了声调大声喊着:
“同志们,来呀,酸辣汤,一人一碗,又防感冒又暖身子。来——,一人一碗!”
轿子车附近的人,还有远处山坡上的人,全被她嘹亮的叫喊声招呼过来了,一个个把牙缸、行军小瓷碗、铝制饭盒什么的,递到她面前。她舀出了热腾腾的酸辣汤,一勺一勺地给大家盛着。人们喝得龇牙咧嘴,热汗满脸,笑眯了眼。
一个新来的司机,听别人叫这女同志笑妹,不禁称赞道:“这笑妹真是个热心人啦!”听了他的话,周围的人立刻七嘴八舌地给她介绍起笑妹来。笑妹是不冻泉道班养路工大刘的妻子,是一个共产党员。五年前,她从家乡来到高原,和大刘在昆仑山上的一间泥屋里举行了婚礼。道班是方圆几十里地面上唯一的一户人家,在这儿,能为党为人民做点什么工作呢?狂风暴雪挡不住共产党员的脚步,笑妹成了义务服务员——为过往昆仑山的汽车司机、勘察队员、解放军战士洗洗涮涮、缝缝连连、跑跑颠颠……这不,昨天下午公路桥坏了以后,笑妹就带着轻便帐篷来这儿扎下了营盘。她一会儿烧水,一会儿做汤,一会儿焖饭,真够忙的。从昨晚上山以来,她已给大家做了三顿饭,现在为了防感冒,又来了个“加餐”。
笑妹等大伙儿喝过酸辣汤,这才打开身旁的保暖桶,仍然笑眯眯地说:“同志们,今天是五一节。咱们在这世界屋脊上过节,也不能马虎。来吧,吃顿庆祝饭吧!”说着,她一举勺子,舀出了热气腾腾的水饺。
笑妹的一席话和这一勺水饺,猛的把大家给提醒了:哦,今天是劳动节!上高原以来,日夜在汽车上颠簸,再加上这一“抛锚”,竟把日期扔在了脖根后面,哪还有过年过节的概念。好笑妹,多热的心肠,惦记着咱们这些在征途上奔忙的人,给我们准备了节日饭!啊,雪山上的饺子,牵起了人们多少乡情和思念!使大家心里涌起多少感情的波澜!
吃完饺子,人们又忙着修桥去了。笑妹立刻收拾起保温桶,锅碗瓢勺什么的,挥手和大家告别,赶着胶轮大车向山下走去。有人追上问:“笑妹,怎么这么忙?歇会儿再走吧!”笑妹摇摇头:“前面还有人等着吃饭呢。二道沟有两个司机已当了三天‘山大王’了,天天是馒头咸菜。节日到了,再不给他们改善改善伙食怎么行哩!他俩是山东人,这不,大葱、煎饼,还有一大盘酱。哈……”笑声惊飞了崖畔一只雪鸡。
大车向前驶去,雪地上,两行轮印象两条塑刻出来的花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