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五十年代生活靠救济 如今家里有点现代化的味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22
第4版()
专栏:

五十年代生活靠救济
如今家里有点现代化的味道
车间里开展“社会主义好”的大讨论以来,我心中许多“扣子”逐渐解开了。心里一敞亮,工作劲头就上来了。
以前我可没有这股劲。我家8口人,挤在一间房子里。每当我看完一部西方电影时,就自然地联想到我自己的家。心里头老是核计,社会主义好,为啥这样穷,连住房子都解决不了?因此,我虽然是班长,但对班里的事不怎么上心,化工班就渐渐乱了套。
在开展“社会主义好”的大讨论中,大家从国家联系到工厂,又从工厂联系到家庭,我这才认真地回顾了一下自身的经历。我们家五十年代靠救济生活,六十年代将够用,七十年代有节余,八十年代就有点现代化的味道了。过去吃的是粗粮,现在吃的是细粮;过去穿的是布衣,现在穿的是毛料、的确良;过去每人每月平均收入十几元,现在每人每月平均40元;过去全家一块手表、一辆旧自行车,现在5块手表、3辆新自行车。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我家新买了电视机、落地式。
我从亲身的感受中看到,现在,尽管我们还没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富,但我们正在迅速地向前发展。我们只要哈下腰来大干一番,一定会赶上他们。现在,每当我走在大街上,看到新建的住宅大楼遍地“开花”,自己虽然还没有住上,心里头也高兴,觉得有希望,有奔头,工作中的劲头就足了。
(傅加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