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世界石油形势的展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22
第7版()
专栏:

世界石油形势的展望
朱斌
本世纪以来,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一直在上升。其中,以石油最为重要。根据1981年初的数字,世界石油储藏量为889亿吨。按照目前的生产水平开采下去,30年后石油资源就要枯竭。这就是说,世界石油的生产和消费,在未来30年内将要达到高峰并迅速下降。
面临这样的能源形势,八十年代世界的能源战略的核心,是谋求石油生产和供应的稳定。
世界石油形势的稳定,主要取决于石油输出国和石油进口国双方政策的协调。其中,石油输出国组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过去,石油输出国组织推行的政策是让石油资源尽可能保存长一点时间,并尽量提高油价。但是,油价的暴涨促进了世界其它地区新油田的开发以及替代能源的发展,从而降低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影响和作用。油价的提高,还受到其它因素,如经济危机、通货膨胀、新能源的价格等的制约。目前由于西方国家经济普遍“衰退”,世界石油供应出现过剩,油价已趋平稳。占世界石油产量九分之一的沙特阿拉伯也一直主张保持高产,并谋求石油价格的稳定。目前,它的政策已在石油输出国组织内占了上风。看来世界油价在短时期内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有资料估计,石油输出国在八十年代的石油生产将不会有大的变化。以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几个主要国家为例。沙特阿拉伯是最大产油国,曾保持日产950万桶的水平。它的最大生产能力曾超过1,000万桶,有雄厚的地下储备。今后20年内,产量将略有增加;伊朗以1979年的年开采量推算,石油储藏量可以开采55年,如果排除生产的干扰因素,可能从目前日产300万桶提高到500万桶;伊拉克正在增加产量,但潜力有限,以1979年开采量推算,可以继续开采25年;委内瑞拉由于过去十年内拚命生产,产量已到极限,但可以保持目前的水平,以1979年开采量推算,可供开采21年;正在推行经济发展计划的尼日利亚,需要提高石油产量,尽管资源方面存在困难,但八十年代不会减产;其它国家,如科威特将维持目前日产200万桶的水平,利比亚也将维持现状。国际能源机构估计,石油输出国组织各国的日产量,1985年是3,080万桶,1990年是3,160万桶,将比目前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世界石油进口国家也将执行保持石油消费量稳定的政策,控制石油进口。根据国际能源机构制定的进口目标,该组织21个成员国1980年进口量是12. 05亿吨,1985年为12.796亿吨,平均每年只增长1%。1980年度,美国、日本、法国等国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比上一年都有所减少。另一方面,具有生产潜力的国家,如美国、墨西哥、英国、苏联等,八十年代的石油产量估计会稳定在目前的水平。北海油田因储藏量不大,主要产油国的英国又采取保护资源政策,八十年代的增产将是有限的。墨西哥虽然增产的潜力很大,但估计增产的幅度不会过大。美国本国的石油产量,在八十年代有减产的可能。苏联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产油国,从最近几年增产速度明显减慢的趋势看来,八十年代的增产是有限的。
石油虽然面临资源不足的困难,但八十年代仍然有增长趋势,不过年增长率比七十年代要低。美国埃克森公司估计为1.1%,国际能源机构估计为1.2%,有些部门估计还要高一些。由此看来,八十年代,作为世界主要能源的石油将不会有大的变化,它在世界能源中的优势地位也不会有大的改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