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使用新能源的困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22
第7版()
专栏:

使用新能源的困难
振亚
寻找石油的替代能源,广泛利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和核能等来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是当前许多工业国家的努力目标。
美国联邦政府为研究和发展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工艺技术,1971年拨出了100万美元的经费。到1981年此项研究费已猛增到近6亿美元。其他国家也在作类似努力。但是,寻找新的能源,建立新的能源工艺技术,决非短期所能奏效。
以太阳能为例,尽管现在从事研究太阳能的国家很多,并且已有较小范围的利用,但是大规模使用太阳能,恐怕要到下一个世纪才能实现。目前,用装有微型芯片的太阳能电池发电固然理想,但其成本要比烧煤和核能发电贵10倍以上。而利用卫星太阳能电站发电,尚属科学幻想阶段。因为建立这种空间发电站,首先需要每年把重达10万吨的物资送入空间,并在那里加以装配,耗资至少也在几千亿美元以上。目前美国在有效发射航天飞机方面还不断出现技术故障,要建立这种发电站就更为困难。
建立海洋热能转换站来发电,即利用赤道地区洋面上海水较高的表层温度和1,000米以下的水底的低温所形成的温差来发电,也是一种吸引人的创议。但是建立这样一种浮在海面上的、发电量相当于一座火力发电站的海洋热能转换站,其建筑高度将相当于巴黎艾菲尔铁塔的2到3倍,所需的水流量要相当于尼罗河。这显然是一时办不到的。
使用风车可能是解决能源短缺的经济上最节约的方法。据估计,要取代一个核电厂,就需要建立宽100米、高150米的大约500座风车,其所占面积将超过整个芝加哥市。这显然是行不通。
根据过去的经验,建立一项新的能源工艺技术,往往需要几代人的时间。核裂变是在1938年发明的。但是直到1956年人类才建立了第一个商用核反应堆。核聚变恐怕要到下世纪末才能做到。另外,新的工艺技术一开始都很昂贵,进入市场就需要更多时间。
目前,人类仍然需要继续依靠煤、常规核能、石油和天然气等作为动力。但是石油价格的逐步提高和对煤的加工技术的改进,将推动人们从油母页岩和煤中提炼石油。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减少,估计在未来二十年内,人们将更多地利用煤取代石油来发电,石油的使用将越来越局限于交通运输和石油化工工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