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让新风吹进每扇门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22
第8版()
专栏:

让新风吹进每扇门窗
草絮
去年12月24日《文汇报》的头条新闻——《在永福路一个大院里》,介绍了上海一个住宅大院精神文明之花盛开的情景,很是喜人。这里住的,不少是部、局级以上的干部。几年来,每逢星期天和假日,这里的家家户户都坚持参加打扫院子,几乎成了不成文的“院规”、“家规”。哨声一响,满头白发的老干部,系红领巾的少年儿童,拄拐杖的老太太,都自觉地拿起扫帚、畚箕,在房前屋后和公共通道打扫落叶,清除垃圾。住在这里的一位副市长,平时也常和大家一起扫庭院,倒垃圾,捅阴沟。在老一辈的家教熏陶下,这里的年轻人讲理想,讲道德,讲文明,讲俭朴。一些干部家庭的子女,婚事新办,不办酒,不请客,不搞大操大办的排场。大院里新风荡漾,许多故事是很感人的。
五讲、四美起新风,这新风吹进了住宅大院,吹进了家庭的门窗,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家风、民风转变的一个缩影。
建设精神文明,是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正在从事的一项巨大“工程”。鲁迅说过:“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建设精神文明这个“巨大的建筑”,是需要很多的“一木一石”的。如果我们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在家庭生活中,都按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风尚的标准去做,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团结,互相帮助,敬老扶残,助人为乐,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移风易俗,破旧立新,那不就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的建设添木石、添砖瓦了吗?
苏联革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这样写道:“共产主义不仅是在田野上,在劳动的工厂中。它还在家里,在桌边,在相互关系中,在家庭,在日常生活里。”这位诗人说得是何等好啊!是的,我们每一个社会主义的公民,都应当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观念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从身边做起,从家庭里做起,从小事做起。
大自然中的“大气候”可以影响“小气候”,“小气候”也能影响“大气候”。社会生活中的风气也是这样,社会风气影响着家风和民风,家风和民风又影响着社会风气,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互相依存、互相关联的关系。让精神文明的新风吹进千家万户的门窗吧!让每一扇门窗向社会输送新风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