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八百万户农民盖了新房 建材部门去年提供了近200万立方米水泥构件,并专门供应了80万标箱玻璃,有力地支援了农村房屋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23
第3版()
专栏:

八百万户农民盖了新房
建材部门去年提供了近200万立方米水泥构件,并专门供应了80万标箱玻璃,有力地支援了农村房屋建设
本报讯 建材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为农村盖房提供建筑材料,去年共提供了近200万立方米水泥构件,并专门供应了80万标箱玻璃,有力地支援了农村房屋建设。
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农村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各地要求盖房的农户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的统计,去年全国约有800万户农民盖了新房,建筑面积达6亿平方米以上。历来比较贫困的山东省聊城地区,有17%的农户住进新房。农村建房的质量也在逐步提高,砖石瓦房增多,二层楼房在城市近郊和比较富裕的地区也在成片出现。过去,吉林省农村砖瓦房较少,现在新盖的农房中,有60%以上是砖瓦房。
适应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要,建材部门努力调整产品结构和服务方向,把为农民提供优质适用的建筑材料,作为建材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建材系统的一些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农民的需要,有些县已建立了县一级农房建材公司,负责统一管理农房建材的生产、供应和销售。辽宁省昌图县根据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美化环境的原则,在该县鴜鹭公社鴜鹭大队和腰村大队试建了商品房出售,三间一栋的,使用水泥构件建造,每栋2,400元,比使用木桁条的节省300多元,深受农民欢迎。
农村建房,木材十分紧缺。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建材部组织全国县以上500多家骨干水泥制品厂,改变产品结构,改进工艺流程,大力生产适销对路的水泥构件,代替木构件,供应农村。有些生产水泥构件较早的省,已由供应单一的水泥桁条,发展到供应成套的农房水泥构件。据江苏、浙江、辽宁、山东等12个水泥构件发展得比较快的省、市、自治区的不完全统计,去年共生产水泥构件174万立方米,按成套供应计算,可建农房134万套。各地农村使用证明,水泥构件坚固耐用,防腐、防火、防蛀,南北各省都可以使用。使用水泥构件,不仅解决了木材缺乏的困难,而且节省了农民的建房费用。
农村改善居住条件,迫切需要玻璃。去年建材部门供应农村80万标箱玻璃,比前年增加了30万标箱。同时,各省、市、自治区还从地方拿出一部分玻璃,供应农村。如辽宁省就拿出19万标箱。但由于玻璃短缺,国家和地方供应农村的玻璃渠道不够畅通,往往被挪做他用,难以落到农民手里。例如山西和辽宁两省,农民只能拿到国家和地方供应玻璃的40%;据江西省19个县的调查,有16个县农民得不到正当供应的玻璃。针对这种情况,建材部门做出种种努力,尽力争取保证农民的供应。办法之一是将部分玻璃,拨给生产农房构件的工厂,按一定的比例随水泥构件一起出售。去年山西省供应农村玻璃的25%,陕西省的50%,都按照这个办法售给农民。
本报记者 肖体焕 本报通讯员 田 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