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只要领导敢于抓 纠正歪风并不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23
第5版()
专栏:调查汇报

只要领导敢于抓 纠正歪风并不难
看了高雄飞、周才耀同志的来信后,我们同读者一样,很想知道株洲市在废除全部免费和低价乘车优待证以后,那些领导机关和“关系户”是怎样对待这一问题的?态度和行动又是个什么样子。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在上个月访问了株洲市的有关方面。
株洲市公共汽车公司的同志说,他们对违背财经制度提供乘车“优待证”有所认识以后,也想纠正,但一怕得罪领导,二怕“关系户”“卡壳”,所以顾虑重重。当《湖南日报》记者和通讯员了解到他们的“苦衷”后,写了报道公诸报端,以期引起公论。报纸发表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市城建局局长王守志看了报纸后,立即召集机关人员开会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党报的批评是正确的。问题虽然出在公司,实际上主管局负有主要责任;特别是局机关本身,40名工作人员,有31名领了免费乘车证,更是错上加错。为了迅速纠正这种不正之风,城建局作出三条决定:一是局机关工作人员领取的优待证,必须在两日内全部退清;二是责成公共汽车公司在五日内查清发证情况,以便迅速处理;三是从现在起不准再以任何形式发放新的优待证。会后,王守志同志第一个交出免费乘车证,其他人也在两日内陆续交出。市石油公司副经理文前富同志同职工一起,骑着自行车冒雨到公共汽车公司,当面将优待证退给该公司党委书记吴自禹。他握着老吴同志的手说:“证退了,今后仍然要供好油,请你们放心。”并表示,一定要和公共汽车公司的同志们一起来纠正不正之风,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事实证明,广大干部、群众是有觉悟的,对不正之风是深恶痛绝的。只要领导机关敢抓、敢管,领导干部和党、团员又能以实际行动作出榜样,纠正不正之风并不那么困难。那种怕得罪人、怕“卡壳”的担心和顾虑,是不必要的。很多与公共汽车公司有工作关系的单位,在株洲市长吴占魁同志下令取消乘车优待证后,仍然积极支持他们的工作。例如石油公司这个
“关系户”,不仅关系没有疏远,相反更密切了。公司领导和负责供油的同志,两次登门,征求对油料供应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当了解到由于路况、车况较差,12月份耗油增多,出现油料紧张的问题时,便立即研究,增拨汽油40吨,保证了市区车辆的正常运行。市公安部门,除一如既往,继续协助维持交通治安和车上秩序外,还迅速归还了以前借用公共汽车公司的3吨汽油。公共汽车公司以废除乘车优待证为起点,开展了企业整顿,加强财务管理,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体制,使服务质量有所提高,收入不断增加。到10月底,前九个月亏损的36,000多元,已得到弥补。11月份,在路况、车况不好,影响收入的情况下,仍盈利8,700多元。
本报记者 王庚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