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英国与梵蒂冈断交始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23
第7版()
专栏:小资料

英国与梵蒂冈断交始末
1月16日,英国与梵蒂冈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这是英国1534年与罗马天主教教会断交以来,双方关系的变化。
十六世纪前后,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和成长,新兴市民阶层和广大人民与封建制度的矛盾日益加深,在欧洲大陆兴起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制度的主要支柱天主教会。
1509年即位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也利用宗教改革运动作为其巩固专制统治的重要手段。十六世纪三十年代,亨利八世借口罗马教皇克利门特七世不批准他与王后离婚,在英国国内自上而下地发起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1533年,亨利八世下令禁止英国教会向教廷缴纳岁贡;1534年,他进一步迫使议会通过了一项“至尊法案”,宣布国王(而不是教皇)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有权任命教会的各种教职和决定教义。英国与罗马天主教会断绝关系后,英国教会的首脑人物,改变了原来的罗马天主教仪式,逐渐形成了后来的英国国教。在1536—1539年间,亨利八世还下令封闭了500多所寺院并没收其中约200所大寺院的全部财产。没收的土地大部分都赏给了国王的宠信,或以低得可笑的价格卖给了朝臣、贵族或官吏,这些新的土地所有者都是英国国教最有力的支柱。
由此可见,亨利八世当时与梵蒂冈决裂的根本原因,是要驾驭教会,并满足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对教会财产的久已提出的要求。这是王权与教廷特权矛盾尖锐化的结果。·文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