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到生活中去充实自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24
第5版()
专栏:演员手札

到生活中去充实自己
田华
影片真实不真实,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演员来说,生活底子厚不厚是个重要原因。在这方面我是有感受的。
解放初期,我刚从农村进入城市,身上还带有比较浓厚的乡土气,可能仅仅由于这个缘故,被导演水华同志选中了来扮演《白毛女》中的喜儿。在拍摄这部片子前,我们又特地到外景场地平山县去体验生活。后来在演《党的女儿》时,我根据剧中人物需要,访问了当年的红军女战士。在拍《江山多娇》时,又到农村老乡家体验生活。就这样,靠过去的一些生活积累和不断下生活,演起这些角色来感到心里比较充实,并不是很吃力。
从1977年起,我又陆续参加了《峥嵘岁月》、《奴隶的女儿》、《猎字99号》、《法庭内外》和《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五部片子的演出。其中前三部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不久拍摄的,当时我怀着急于填补十年空白的心情,仓促上片,由于多年“与世隔绝”,原来积累的有限的生活也挖掘得差不多了,对剧中人物缺乏体验,只有靠硬“表演”来对付,所以塑造的骆霞、曾医生和张书记这几个人物都苍白无力,缺乏光彩,没有给观众留下多少印象。
在决定拍摄《法庭内外》时,我对女法官尚勤这个人物是既喜爱又陌生的,怎样才能演好这个角色呢?我接受前两年的教训,下决心向生活求教,向搞公、检、法工作的同志求援。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学习到关于法律的一些知识和法院工作程序。我们还到法院开庭审判的现场观看,亲眼看见了审判长在执行任务时严肃认真和秉公执法的威严情况。我们又到法官家访问,了解他们在法庭之外的日常生活和待人接物的情况。经过这种种生活体验之后,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俗话说:“象不象,三分样”,也许我扮演的尚勤多少有一两分“样”吧,在《法庭内外》上映后的一段时期内,我收到上百封观众来信向我“告状”,要求我象尚勤一样替他们断案或上诉。这些信确实使我受到了鼓舞和督促。它们使我再一次认识到“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句话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也无论是在中国和外国,都是塑造人物时必须遵循的创作规律。“精神文明需文艺,深入生活寻母亲;饮水要饮有源水,表演艺术永常青。”这是我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得到的感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