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政协常务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社会学家费孝通讲话 党的政策给农村带来新气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25
第2版()
专栏:

政协常务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社会学家费孝通讲话
党的政策给农村带来新气象主席、各位同志:
我前天才从家乡江苏省吴江县赶回到北京来过春节。今天能有机会参加首都迎春盛会,非常兴奋。高兴的是我为党中央和首都各界同志带来了家乡的喜报。象全国各地的农村一样,我家乡的农村在过去的一年里贯彻了党的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的政策,战胜了相当严重的自然灾害,保持了我国农村经济节节上升的势头,取得了这个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历史上最高的纪录。在广大农民中,党的威信越来越高。他们对四化的信心也日益增长。
从自然条件来说,1981年对农业不是个好年头。我去年9月底曾到故乡的农村里调查过一次,当时稻谷丰收在望,一片乐观气氛。但是10月初起一连二十多天的阴雨,正在稻谷灌浆的时刻,气候反常,突然降温。面对这种自然的袭击,我家乡的农民由于落实了多种多样的责任制,发挥了空前的积极性,加强农田措施,抗住了一场天灾,粮食产量只比去年降低了二成,胜利完成了对国家的上交任务。
我这次去村子里再去调查时,刚逢年终结帐,粮食虽然减产,农民收入不仅没有下降而大有增加,达到了9月里老乡们在乐观气氛中给我提出的估计,人均300元的新纪录。
为什么农业收成不算好,而农民收入依然不断上升呢?原因是这个地区的农村经济结构在这三年里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农村经济结构就是指农业、副业和工业在产值上所占的相对比例。以我们调查的一个公社为例,在三中全会以前的三年的比例平均是农业占50%,副业占23%,工业占27%。三中全会以后三年的比例平均是农业占30%,副业占15%,工业占55%。在这个地区,一般情况可以说是,在社队的集体经济中农业和工业所占的比例以三中全会为转折点,互相换了一个位置。目前社队工业在农村经济中已确立了优势。所以农业总产值的升降对农民收入来说已不是决定因素了。
农村经济结构的这种变化,在我看来是十分重要的。那是因为我们中国原是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国,十亿人民中八亿是农民。我们不能走西方早期工业化的道路,他们是在少数城市中发展工业,扩大城乡差距,破产农民大量流入城市或迁徙海外。我们现在的社会性质和历史条件都不允许我们这样做。我们的出路是要使广大农民在原地变成工人,就是防止人口集中而把工业送到农村里去。这条出路过去只能说是一种动人的设想,现在这已经是这几年里我国农民自己闯出来的行之见效的新路子了。
当前社队企业很快的发展,表明它是适应这个地区的特点的。在人多地少的地区,单靠种粮食,农民收入增加不了多少。以我们所调查的地区说,凡是单靠农业生产的社队,农民人均收入不容易突破100元这个关。凡是有副业可以发展的社队,人均收入还只能提高到二、三百元上下,但是一旦发展了社队工业,那就好象开了闸门,水平猛涨,有些已经越过了500元。
社队工业的发生,据说是开始于大城市里的工厂由于动乱停顿后,一些老工人回到了家乡,趁城里的工厂停产,各公社就利用他们的技术开设了各种小规模的工厂,为农产品加工,出售成品。后来城里工厂复工后,有些就利用他们和城里工厂的关系包一些零活。这样发展成了形形色色的社队工业。这种小型工厂不仅适应农民需要增加集体收入,而且可以吸收多余的劳动力从事生产。它具有许多优点,所用的土地和劳动力都较便宜,所以城市里的工厂也乐于利用它们承包零活。一些社队兴办了这类小工厂富裕了起来。消息就四方传开,附近社队闻风而起跟着效法。目前江南一带农村里各种各样的社队工业,有如雨后春笋,遍地生长。
社队工业许多是农民自己搞出来的,是自发的。各社队常常各自为谋,带有盲目性,加上一成众效,互相竞争。它们在原料、燃料上缺乏固定的来源,产品的市场又多没有长期的稳定性,所以风险较大。缺乏工商管理经验的社队干部,遇到种种困难,甚至用不正当的办法,去打开供销门路。我遇到不少社队干部,他们说,为了社队富裕,不能不办工业,上了马就下不了,在马背上可真颠簸得苦。他们日夜担心,怕维持不下去。
我认为这种担心是难免的。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社队工业,而是怎样把社队工业纳入社会主义的轨道。如果放任不管,出了毛病就会给农民带来损失,那是不好的。我们应当针对现在社队工业所感到的困难,在原料和能源的供应上,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上,在制造市场所需要的产品上,给予指导,打进国家计划,纳入社会主义经济的轨道。这些固然是在我国现代化道路上碰到的新课题,但是如果我们深入观察,在现有社队工业的发展实践中,就能看到群众的智慧正在创造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各样的好经验。我就看到有许多社队工业已经和城市里的大工厂或中小工厂挂上钩,形成了上下大小互利协作的新体系。一个大工厂把许多可以分离和独立的工序分散到社队里去,或是许多土产加工的社队企业把技术改进和销售产品委托给城市里的工厂,做到取长补短,互助互利。从全面来看,国家企业带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工农结合,缩短了城乡差别,巩固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基础。我想到在旧社会里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而在我们新中国却可以做到大鱼帮小鱼,小鱼帮虾米。这不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动的对照么?这个新的城乡协作体系已经出现,现在需要的是加以支持和领导,让它更快地顺利成长,做到满园春色,百花齐放。
在这迎春盛会上,把我最近在家乡看到的新气象向首都的同胞们汇报,作为春节的喜讯。同时我还想念远在台湾的同胞们,我深切盼望他们也能回老家来看看这几年出现的新气象。最近我读到台湾的杨国枢教授在自力报上发表的文章,呼吁台湾当局向我发出邀请来台湾访问,实地考察台湾的社会情况。我十分高兴。作为一个社会学者我对于本国各地的社会现象都有浓厚的研究兴趣。而且愿意和在台湾的同行学者推诚相见,互相学习。所以想在这春节团拜会上,遥祝杨教授的建议能早日实现。我已屡次表示,什么时候接到台湾方面的邀请,我就什么时候动身前来。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台湾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如果能在台湾看到任何的新气象,我一定也会作为喜讯如实地向全国同胞汇报。让我预祝明年今日和台湾同胞一起在这人民大会堂里团拜春节。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