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豪情不减 热血犹存——老诗人萧三新春抒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27
第2版()
专栏:

豪情不减 热血犹存
——老诗人萧三新春抒怀
农历壬戌年新岁前夕,我访问了老诗人萧三。在路上,一个念头闪现在我的脑际:以往诗情豪放的这位老战士,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进了85个春秋,又屡经坎坷的遭遇,会不会减弱了他创作的热情……?
萧三同志身体略有不适,穿着睡衣接待了我这个不速之客。头发没有全白,挺直的鼻梁下,一张曾经放声吐出多少篇诗作的嘴巴,依然轮廓鲜明。我问他最近有何新作?他立刻拿纸写下,叫我念:
长沙好!长沙好!
岳麓吐翠,湘江逐浪高。
妙高峰下,第一师范……
纪念长留直到老!
“新民学会”告成立,
《湘江评论》投过稿。
如今又办《新创作》,
芙蓉国里看新苗。
念毕,他眯起眼睛笑了,解释说:长沙市文联创办刊物《新创作》,这是应他们的要求而题的。我注视着他宽慰的笑容,仿佛觉得,这一首晚年的小诗,难道不是表明他多么珍重自己青年时代在湖南意气风发地向旧势力进击的不平凡篇章吗?!
话题转到了对历史的回忆。萧三说他有记日记的习惯:“从1938年到现在,除了在‘文革’中坐牢被剥夺了拿笔的权利的日子外,从未间断。”我读过他的以《窑洞城》为题的延安日记,这里记叙的不仅仅是一个诗人对革命圣地的观察和感情,而更重要的是描绘了那一段清凉山下的革命历史,以及谱写这一史诗的人民群众及其领袖人物的理想和行动、音容和笑貌。
他谈到了他多次提笔、多次被打断的写毛泽东传的计划:“1943年秋,任弼时同志要我着手写毛泽东传,并要我排除杂务而集中精力。我在延安访问了十几个熟悉毛泽东同志的人,包括朱德、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郭化若、何长工、罗瑞卿、陈正人等,然后又到晋察冀前线同聂荣臻等同志长谈,记下了大量的丰富的材料。”
“这些材料还在你手边吗?”我问。
“‘文革’中几度被抄走,现在又收回一些,有些不知在哪里睡觉?我最关心的是题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那一章,是写党的‘七大’的,是用毛笔工工整整写在延安的皮纸上的,可惜至今没有找到。如果能找到,我可以千叩头、万叩头,死了也甘心。因为我当时从始至终参加‘七大’工作,积累了大量难得的史料,这不是我个人的,是属于全党的东西。”
我们一起沉默着,相互投以期待的目光,期待着对一个作家来说比生命还宝贵的手稿的“完璧归赵”。
话题自然地转到了写诗。他幽默地发问:“新诗还在走倒霉运吗?”
我不懂诗,难以回对。这位中国第一代的革命新诗人,滔滔不绝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现在旧体诗何其多也!难道新诗不过瘾?旧体诗可以写一点,但不宜提倡。我赞成鲁迅的观点,写诗应为大众着想,写人们易懂、易读、易记、易唱的作品,要有韵。”顿了一下,又说:“我不反对诗体的民族形式,而且还相当提倡,但我反对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岁序更新,问到诗人在新的一年的计划。萧三略加思索,说:“我想出三个集子,一个是诗集,一个是文集,一个是有关党的历史的回忆录。”
我不能不佩服他的雄心和豪情,这也许是诗人特有的气质,历数十年而不衰吧!这时,我才更加理解他一开头说的“我每天工作,没有星期天。要不是这几天哮喘厉害,我是不休息的。”
辞别诗人,在归途中,我忽然记起,萧三是《国际歌》歌词的译者。没有战士兼诗人的激情,没有阅历丰富的革命实践,是不可能把这首歌译得这样铿锵有力、朗朗上口的,“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从1919年参加北京的“五四”运动示威行列起,到二十年代赴法国勤工俭学,然后转赴莫斯科工作和学习,又回国投身火热的斗争,在延安为新文化的兴起而呐喊,一直到新中国的诞生……,萧三斗争了半个多世纪,写作了半个多世纪,直到今天,已经过了85周岁的生日,还没有放下笔,没有停止对新诗的思考和探索,没有忘记对党的事业的责任心。
豪情不减,热血犹存,我们的诗人!
本报记者 胡思升(附图片)
萧三近照 蒋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