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给八亿农民好年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27
第2版()
专栏:

给八亿农民好年画
马克
每逢春节,我国广大农民都有张贴年画的爱好,世代相传,蔚然成风。
正因为如此,所以年画已成为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形式。它无论在题材内容或形式风格上,都具有中国民族的特点和鲜明的地方色彩,而且在出版发行上也有一定的规律。过去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四川绵竹和河北武强等许多著名的年画产地。现在除上述产地外则主要由全国各大美术出版社印刷出版。据了解,今年全国出版的年画共有500多种,发行的总印数已达到4亿。品种之多,数量之大,建国以来从来没有过,更是其他美术出版物无法比拟的。这是广大农村的客观需要,也是年画工作者和出版发行工作者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应当受到称赞。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年画的数量多则多矣,但真正质量高的却很少见,反映我国四化建设工农业生产新面貌,歌颂当代英雄人物事迹,赞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的年画,更是寥寥无几,而大量充斥书店和年画市场的却是戏剧人物、古装美人、妇女儿童和风景花鸟的作品,个别年画还以不健康的情调和趣味,艺术水平低下,已引起群众的不满。当然,年画的题材应当百花齐放,传统题材和现实题材,重大题材和小的生活情趣,都可以发展。年画的娱乐性和装饰性也要注意。但是,不能没有主次而削弱社会主义新年画的教育意义。
目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住条件的改善,农民对年画的需要更为迫切。他们一年到头辛勤的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在春节时他们多么希望能在新盖的农舍里,贴上几张心爱的年画,既美化环境,又能增加知识,得到一种高尚的美的享受。难道我们的画家和出版部门不应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这种要求,多为他们提供一些更精美的精神食粮吗?
年画创作是直接关系到为八亿农民服务的大事,是文艺下乡的重要组成部分。愿广大美术工作者深入生活,研究群众的需要和年画的特点,多画些高质量的年画。同时也希望有关领导重视,切实抓抓年画的创作、出版和发行,给八亿农民好年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