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新春佳节夸支部——山东陵县张西楼村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28
第1版()
专栏:通讯

新春佳节夸支部
——山东陵县张西楼村纪事
鞭炮声声表谢意
农历除夕。天一抹黑,鞭炮就响开了。不到7点,五团大火在鲁西北陵县于集公社张西楼大队5个路口先后点燃起来,全村500多口人都出来了。爆竹声从全村每个角落响起,象滚烫的锅上蹦着爆豆,噼噼啪啪地响。几十枚彩炮在空中开花,地上一片红光。一个老头把四个鞭炮整齐地摆在地上,硬拉几个青年来点。只见四股青烟冒处,四个“穿天龙”带着呼啸声冲天而起,地上一片通红,老头哈哈笑得特别开心。
大队党支部书记张万泽告诉记者,这里连续三年大丰收了,全村130户买了很多鞭炮,图的高兴,图的步步登高。这个老头叫张书云,是六十八岁的孤单人,去年得了场大病,老头急得直掉泪。大队党支部和生产队长几次请医生上门给老人看病,还分配共产党员张学增等3人帮老头管好责任田,张学增等3人常丢下自己地里的活,替张大爷包的地治虫、锄草,庄稼没耽误长,年底收入2,300斤粮食,480元钱。老头一次买了6块钱鞭炮,他说这辈子还没这么痛快呢。
老头看到支书与记者说话,又拉支书放鞭炮,他说,“党的政策好,是你们支部执行的。党员好,是你们支部教育的,俺庄稼人离不开党。俺高兴,也让你们分一份!”支书高兴地接过点鞭炮的烟头。
临时改变会场
在饲养棚里,大队党支部正在开会。家家灯亮,户户暖和,为什么除夕夜支部几个人在这冷清的屋里与牲口作伴呢?
原来,他们晚饭后看电视时听到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转变党风的号召后,议论开了。这个地处荒碱涝洼的大队连续19年吃统销粮,实行责任制后连年丰收,粮食总产量由20万担增长到110万担,棉花总产量增了14倍,社员分配由43元增长到444元,集体公共积累由18万元增长到47万元,成了德州地区治穷致富的先进集体。赵紫阳总理在春节前还到这个村看了40多分钟。支委们越谈越兴奋,支书张万泽说:“这几年一年一个样,都是按党的号召办的,咱这些人有啥能耐,还不是靠听党的话,为群众办事。现在党号召转变党风,咱鲁西北的党员可不能落后啊!”他们想起饲养棚里没有电视机,张万泽立即提议,会议改到饲养棚里开,把饲养员们请来看电视。
新春第一件事
天未亮,拜年就开始了。不拜长辈,不拜干部,看看全村最困难的几户,这是张西楼大队党支部在新春里做的第一件事。支委们说,党的三中全会给咱贫穷地区指明了致富的路,俺干什么事也要先想着最困难的几户。他们走一路,议一路,决定一个支委帮一户,根据五家不同情况,分配合适的副业给他们搞。另外选定几个技术高的老把式帮助他们。记者随支委们来到五保户张大娘家,她半身瘫痪了,躺在炕头上。我们进屋掀开锅盖,看到里面有半锅水饺。掀开缸盖,看到满满的一缸小麦。墙上挂的猪肉,床上堆着新被。支委们坐在大娘身边,问还有什么难处?这位七十岁的老人抓住来人的手说:有共产党,还有啥难处。面是支书扛来的,水饺是团支书领人来包的,水是他们挑的,门联是他们贴的。大年初一,你们还来看俺这老婆子,真是……”
新华社记者 李 锦
新华社通讯员 杨光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