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衣食足而教育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28
第2版()
专栏:农村漫谈

衣食足而教育兴
永泉
福建建宁县黄坊公社芦岭大队隘上生产队,地处偏僻的山窝,孩子上学很不便,三户社员自筹经费,聘请教师,办起了一所小学校。这是有远见卓识之举。
“大呼隆”盛行时,“只要工分拿到手,不管粮食打几斗”,搞农业生产仿佛就是晒太阳似的,只要能在地里呆上一天,就可记上工分,有没有文化知识简直无关重要。可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就不行了,“一窍不得,少收几百”。有文化和科学知识的好处,已为越来越多的社员所认识,群众学习文化和科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起来。在某地,以前制种,农技员一讲父本母本,有的社员就说,没听过种庄稼还分公母,转脸就走。现在,社员们大都懂父本母本这类知识了。
一说到抓好文化教育对搞好农业的重要性,有的人就嘀咕这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其实,学文化并非遥远不可及的事,请几个老师,识那么几个字,有时就能解决生产中的一些难题。山西清徐县城关公社北营大队一青年社员,看到杂志上介绍浙江兰溪县农药厂生产的乙磷铝能治黄瓜的霜霉病,而当地的黄瓜霜霉病正很严重,他向大队建议,买回了40斤农药。结果,打了药的6亩黄瓜地,收获4万斤,未打药的3亩半,只收了1,500斤。因为能够看懂农药广告,竟收到了如此大的经济效果。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又怎么能迅速掌握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正因为如此,农村不少社队在富裕起来之后,自然就想到了要改善本地的教育条件:有的对原有的校舍进行了翻建;有的给学校新添了桌椅和体育器械;有的很好地解决了民办教师的报酬,等等。他们的这些做法是有远见的,“生产是今天,科研是明天,教育是后天”,工业战线是如此,农业战线同样是如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