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故乡人们的欢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28
第8版()
专栏:

故乡人们的欢笑
蔡希芹
多灾多难的豫东——生我养我的故乡,无时无刻不在牵扯着我的心。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就不断听到我的家乡发生了变化。不吃国家的返销粮啦,社员们开始打过富日子的算盘啦。百闻不如一见。今年我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作了些走马观花的调查访问。耳闻目睹,感到党的农村政策是深受农民欢迎的。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党的各种“责任制”政策,在勤劳朴实的农民手里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不仅结束了吃返销粮的历史,而且农民手里钱多了,囤里粮多了,心情舒畅了。
这次故乡的所见所闻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我所见到的一张张笑脸!老人们笑开了满脸皱纹;年轻人也开怀大笑;姑娘媳妇们抿起嘴儿笑;孩子们天真烂漫地欢笑。
农民们这笑脸可来之不易。在我的记忆中,我家乡的农民们笑得这样开怀、真挚、憨厚,只有过三次。
土地改革翻身当了国家的主人。当他们用颤抖的、暴起青筋的手接过盖有“人民政府”大红印的土地证,双手捧起那散发着诱人馨香的泥土时,他们不由自主地伸伸腰,出口长气,用开花的棉袄袖子擦去额头冒出的汗,笑过一回。
合作化时,当他们袒露着紫红色健美的胸膛,赶着大车卖余粮的时候,撩起白洋布衣襟擦着脸上的汗水时,又笑过一次。
以后的岁月里,农民们,我们共和国的主人们,很少开怀畅笑过。
这教训当然是沉痛的。但我们的祖国,终于看到了她的忠诚勤劳的儿女们又一次露出了笑脸,也应当感到欣慰的。
笑是真笑。因为这是农民们把内心深处纯真的感情披露在脸上。他们怎么能不笑呢?去年棉花大丰收,每个包了棉花地的妇女平均得了三百元左右(多者近千元)超产奖。他们怎么能不笑呢?去年光“口粮地”收的粮食超过了前年全年分配的标准。加上“劳力地”、“公粮地”分红,大多数户常年不断白面,少数户常年不吃粗粮,而几乎没有了缺粮户。
回到家里,妻子为了招待我,大碗的鸡肉羊肉猪肉摆满一桌,我不禁对妻子说:“何必这样费事,又没有客人!”她高兴地说:“你就是客人呀!”她笑了,笑得那样甜美,幸福。从她的笑脸上,我忽然记起了前些年我回家过“革命化的春节”的情形。那一年我的家乡提出“一年建成大寨县”的口号,所以社员们三顿饭都在北风凛冽的田野里吃,“大年三十不回家,正月初一接着干”。当妻子愁苦地把饭碗端上桌子时,我发现孩子们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我的饭碗,我用筷子一挑,果然在碗底下挑出一个鸡蛋来。当我把鸡蛋夹到孩子们碗里时,妻子低头轻叹一声。我安慰她说:“以后会好的”,她扭过脸去不看我说:“好什么!都说今年建成大寨县!明年扛着红旗去要饭!”现在从她那幸福的笑容里我想她已不记得这事了。从孩子们挑肥拣瘦的筷子上看出他们更早忘却了往事。然而,农民并不尽是笑,笑声中还含着某种担心。一次,我碰见一个大嫂,她冲口就对我说:“他大哥,我咋听说上边又不叫包产啦?”
这位大嫂的话,在我脑际久久盘绕着,这其实并不仅是一个妇女的担心,我发现我接触到的公社、大队、小队干部,甚至县委一些干部和社员们在他们一张张笑脸背后,似乎都怀着各种各样的担心。
一个老农民对我说:“你回去给中央领导捎个信,就说这政策就不孬!可别三天两头变啦。”有的农村干部虽在干,却有走着瞧的思想。
有一个生产队长在社员大会上讲:“队里规定包产棉花地三年不变,上边啥会儿变,咱啥会儿变……”
有些大队干部张嘴就是:“弄到啥会儿算啥会儿!”
经过长期痛苦摸索出来的正确道路,制定出的正确政策,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我坚信历尽沧桑的农民们脸上初绽的第三次笑容,能够长久笑下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