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得意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28
第8版()
专栏:

《得意缘》
黄裳
《得意缘》是传统京剧名作,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一个青年书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在一座山上人家里入赘。在美好的新婚生活中发现这个家庭原来是个“强盗窝”,小夫妻决定“逃出虎口”,运用了种种亲族感情的关系与手段,最后终于达到了目的。整个戏运用的是喜剧的手法,但实质上则是一出大悲剧。新结婚的女儿在家族与丈夫之间痛苦选择的结果,最后是选取了一条“背叛”的道路。
如果她背叛的是非正义的、邪恶的对象,那么她的行为就是勇敢的,值得同情的。可惜所谓“强盗窝”到底属于怎样一种性质,演员和观众一直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得意缘》的写作经验是值得研究的。先是用饱满的笔墨尽力渲染了新婚的欢快,从“说破”开始急转直下,出现了一连串险恶的情节,不过用以解决矛盾的方法还是喜剧的。作者尽量运用了亲族之间情感的连系,层次分明地写出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两种对立的立场、思想的交锋,也全是通过“人情”表现出来的。
这是手段,是无可厚非的,也许还是唯一有效的手段,决定事物本质的要看作者使用这手段维护什么,反对什么。在过去的两年里曾经涌现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反映十年动乱的,反映当前现实的,歌颂新人新事的,反对消极事物的,都不能离开对纷纭复杂的社会关系的研究、梳理、提炼与再现。这中间当然存在大量的也许还是主要的亲族关系。“大义灭亲”之类的情节是曾经反复出现的,似乎也都具有较强的震撼读者感情的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反对种种不正之风的时候,情形也并不两样。在艺术家手下,“人情味”是一把锋利的武器。不应该责怪武器,应该要求的是艺术家如何正确熟练地运用它。
听说最近有的剧团在重新排演《得意缘》,也记起了自己很久以前曾经称赞过这出戏,但只看到了它在艺术上的成就,也就是只看到了武器的锋利,却没有多想武器的使用。
旧体《得意缘》应该怎样修改的问题是很复杂的,只将“强盗窝”正名为为害民众的不逞之徒,使之与“农民起义”划清界线,使小夫妻的背离具有“正义性”的方法可能比较简单了些。这方法在对待“八大拿”一类戏时,也有人主张采用过,似乎还不是最理想的方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