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假如我是旅客”——13/14次特快列车第三包乘组研究旅客心理改进服务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29
第2版()
专栏:

“假如我是旅客”
——13/14次特快列车第三包乘组研究旅客心理改进服务工作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旅客上车之后,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如何使他们遇难不觉难,象在家里一样呢?这是列车工作人员研究的一门学问,是他们力求掌握的为人民服务的一种本领。1981年1月,沪京13/14次特快列车第三包乘组以团支部为主,成立了“旅客心理研究小组”,有列车长、乘务员、餐车服务员、广播员等参加。他们学习《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人人坚持写乘务日记,每出车往返一次便开会交流,并且在青年中开展“假如我是旅客”的讨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你看,不爱讲话的列车员赵爱国,在旅客面前变得有说有笑了。过去小赵可不是这样的。他埋头苦干,但闷声不响,心是热的,嘴是冷的,因而受到旅客的批评多于表扬。有一次,他不小心,把垃圾扫到一对新婚夫妇的脚上,差点儿与旅客争吵起来。毛病出在那儿呢?他在研究小组和大家一起学习《心理学》,懂得了一个极其普通的道理: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和情绪的工具,用好语言是文明服务的一种体现。从此,他注意克服不愿开口的缺点,以勤为主话当先,扫帚未到就说一声:“请抬一下脚。”事做得好,话也说得动听,旅客们便同声称赞了。
但是,有时语言在行动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有一阵子,旅客在上海买折叠钢丝床的很多。床放在走道上,影响人们通行。列车员蒋华堂一再动员大家把床放到车厢两头去,还反复地说:“请大家放心!”旅客勉强答应了,可总是放不下心,不时离座前去照看,有的一夜起来好几次。小蒋运用心理学中的“观察法”,即通过人的表情、举动、言语来揣测旅客的心理活动,知道光靠语言是不行的。于是,他果断地采取了行动:在存票夹里,白纸黑字写上某某旅客带钢丝床一只。这样一来,旅客放心了,夜里呼呼大睡,再也不起来去看钢丝床了。
旅客的心理和需要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希望尽快到达目的地。研究小组把心理学关于“时间知觉”的概念运用于实际,想方设法使旅客们感到,在“特快列车”上时间好象也过得“特快”。女广播员高丽春总是在琢磨旅客的心理,尽力把广播节目安排得丰富多彩。中美女子排球赛那天,由于列车在运行途中,播音中断了。她知道,旅客们是多么着急啊!她一边调整收音机,一边充当讲解员,把比赛场上的情况及时告诉大家,有的旅客说:“这个广播员,真想到我们心里去了!”时间在歌声笑语中流逝得最快。但有的旅客并不为歌声所动,硬是高兴不起来。列车员赵新民观察到,有两位探亲返回的姑娘在流泪。为了把她们从思念中引开,他提着水壶走上前:“来,喝点水。”姑娘们一声不吭,头也不抬。小赵并不灰心,把《青年一代》杂志送来,又向她俩介绍沿线风光。这两位姑娘,终于被乘务员的热情所感动,眉头舒展开了。她们在亲切的气氛中结束了旅途生活。
“旅客心理研究小组”,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和实践,初步掌握了各种旅客的心理特点和乘车规律,总结出一套比较科学的服务方法。如出差旅客,最关心的是下车后有没有旅馆;带小孩的旅客,最需要的是白天送饭、送水,夜里热牛奶;老年和行动不便的旅客,上下车要搀扶,行李要放好;旅行结婚的旅客,要了解沿途名胜古迹、交通情况等等。设身处地为旅客着想,千方百计为旅客服务,成了列车员生活的宗旨和乐趣。在“一切为了旅客”的口号下,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努力争取旅客下一次“还想坐我们的车,还想吃我们的饭,还想见我们的面”。
本报记者 东 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