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最后一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1-29
第8版()
专栏:副刊文选

最后一课
上海二中 王镫令
春夜,静极了。妻早已入睡,不时传来轻轻的鼾声。我在灯下备课,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跟着传来一位姑娘的声音:“开门!王老师开开门!”我连忙走出房间,定睛一看,原来是李同安先生的女儿,只见她满脸忧愁,两眼含泪。
“怎么啦?莉莉!”我吃惊地问。
“妈妈不行了,她叫您马上去!”
我回头关掉台灯,把门轻轻带上,就跟着莉莉跑去。医院离我家不很远,但当我们气喘吁吁地跑进李先生的病房时,她已经长眠了。
“王老师,她是倒在写字台上的!”李先生的丈夫唐景文教授哀痛地对我说,“就在半小时以前,她还在准备她的最后一课!”
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泪泉水似的往外涌,昨天上午的事情又浮现在眼前。
昨天早上七点钟,我一进校门,抬头一看,大操场上一位姑娘推着一辆坐车正慢慢地向教学大楼走去,车上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妇人。
“啊!这不是我们的教研组长李同安先生吗?”我兴奋地奔上前去,拉着她的右手,连连问道:“李先生,您的病全好了吗?”
“好多了!”李先生指指推车的姑娘说,“多亏了小女儿,每天帮我锻炼,现在左手和左腿总算能动了”。噢!这时我才感觉到我紧握着的是一只麻木的沉重的手,我的心顿时紧缩起来。
李先生已经六十二岁了。她是台湾人,早年到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毕业后到了上海,一直在中学教地理,有将近四十年的教学经验。这样的教师在中学里是不可多得的,所以学校一直舍不得让她退休,去年区教育局还任命她为全区地理中心组组长。可是,她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症。上学期上课的时候,突然毛病发作,一头昏倒在讲台上,经过多方抢救,性命保住了,可是身子瘫痪了。这学期她的课由我来上,没想到她的病稍有好转,又象往常一样一大早就赶来了。
“王老师,我就要宣布退休了。”李先生用左手紧紧地拉着我,激动地说,“不过,我想在退休之前再上最后一课——你现在讲到哪里?”
“不必了吧!”我不解地说。
李先生没有说什么,却一本正经地问我:
“你知道我是哪里人?”我笑着说:“我知道,您是台湾人。”
李先生的眼里顿时闪起激动的光芒,她抬头看了看远方的天空,深情地说:“我生在台湾,祖上在福建同安——就是现在的厦门,所以父亲给我取名李同安。”
我听她这么一讲,觉得十分新鲜,但没有往深处想。李先生接着问我:“你现在讲到哪里?宝岛台湾上过了没有?”这时候,我才恍然大悟。我连忙说:“现在上到第九章《南部沿海三省一区》,今天讲南海诸岛,后天就讲宝岛台湾。这一课由您来上真是太好了!后天您就来上最后一课吧!”
李先生笑了,她笑得那样甜蜜,对我说:“在最后一课上,我也要告诉同学们,我为什么叫李同安;我还要告诉孩子们:早在元朝,我国政府就在同安县设立了专门机构管理台湾。”我对她说:“后天我们教研组的全体老师都来听你的最后一课!”她也愉快地答应了……。
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一夜之间,李先生竟然离开了人间!这真叫人不可思议!我的头脑昏沉沉的,我的活力大约也有些凝滞了,默默地站着,只是流泪。
“王老师,她的教案还在桌上。”唐景文教授对我说,她最后只留下一句遗言:“把教案给王老师,请王老师代上这一课!”
我的眼泪又情不自禁地从眼眶里涌了出来……
(选自《文汇报》1982年1月7日《笔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