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1阅读
  • 0回复

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北京缺水问题评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02
第3版()
专栏:

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
——北京缺水问题评述
水资源是有限的
北京缺水的警报早已拉响。去年夏天,国务院召开了京津用水紧急会议。8月和11月,北京市两次召开了节约用水动员大会。许多部门行动起来了。
但是,这个警报还远没有引起所有人的重视。有些人,在拧开龙头水哗哗流出的时候,可能这样认为:缺水警报别是放羊孩子喊的“狼来了”吧;有些厂长,迟迟不愿上节水工程,他肚子里有自己的“核算”:花一笔可观的投资,节约的水费却没有几个子儿!……
同志:这些想法是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
你可知道:为了保证北京供水,密云水库去年秋季已停止向天津送水,为此,国家不得不花大量投资,引黄济津,送到天津的水每方合一元多钱。
你可知道:为了保证城市和工业用水,京郊水库从去年6月就停止给农业供水,为此,郊区1981年粮食减产一亿几千万斤。大兴县芦城公社因缺水稻谷减产一半。社员说:“一吨水,到我们这儿就是一斤稻谷。”
你可知道:北京市一年用水量为47亿吨,而1981年7月至今年6月这个年度,只有可用水32亿吨,欠缺三分之一。
北京市水利局领导同志告诉记者:郊区84座水库,绝大部分没有蓄上水;十三处一个流量以上的大泉已经干枯。我们驱车田野,亲眼看到干沙刺目的河床和无水亮底的引水渠道。史书上有过记载的十三陵九池,如今是乱石一片;元初郭守敬“白浮引水”的白浮泉,现在只能从干燥的沙土中挖出那些当年口吐清泉的石雕龙头。
北京有些地方已经尝到了缺水的苦头。自来水变成了“夜来水”。人们把锅放在龙头下面,夜里锅一响,赶忙起床接水,满楼叮当乱响,呼号喊叫,影响第二天上班。住楼的人不得不添置水缸。甚至管水的市水利局大楼,去年夏天有一度二楼都上不去水。
件件事实告诉我们:必须重视水,必须重新认识水,不然,是要受大自然惩罚的。
打开地图看看,世界上的大城市几乎都是临河而建的,而北京却是较为独特的,它离开西边那条暴躁的永定河远远的。水资源的先天不足,使得北京自建城以来历代都为水操心。北京是在不断解决水的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汉朝即利用河水,元朝又开发泉水,清朝以后更凿了许多水井,1910年架设了第一条自来水管。解放以后,北京的水源开发利用突飞猛进,建了8个自来水水源厂,供水能力比解放前增加了27倍;修了84座水库,光密云、官厅两库就为北京累积供水490亿吨;打了机井4万眼,年开采能力25亿吨。没有这些努力,北京的工业和城市建设,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水资源不是无限的。地球上共有水135.6亿亿吨,似乎多得不得了,但其中97.2%是海水,除冰山以外,真正可利用的地面和地下淡水只占0.64%。以北京而论,在这块总面积为16,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年降水总量为105亿吨,大部分蒸发掉了,部分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部分形成地表水。北京市地下水约为20至25亿吨,通过水利工程拦蓄的地表水,每年可利用22亿吨,枯水年只有8.5亿吨。就是说,北京每年可利用水的总量是33—47亿吨。
那么,需求量呢?据有关单位估算:目前北京工农业及城市用水总量已达47.5亿吨,平水年,刚刚够用,偏枯水年和枯水年,便出现紧张或特别紧张的情况。而且,到1990年,即使把工农业用水维持在目前水平,生活用水也不可避免地要增加6亿吨,那时,平水年也难以应付了。
事实就是这样明摆着,水在自然界的无限循环,很容易给人以错觉,其实它并不能改变一个地区一个时期水的有限数量。
水——不可替代的物质
水价低廉使许多人忽略了水的宝贵。
水的宝贵表现在它的不可替代性。
在长辛店,由于缺水,曾有八家工厂停产;由于缺水,工人下班,满身油泥不能洗澡;由于缺水,楼房不能烧暖气,办公室只好烧劈柴;由于缺水,发生火灾不能及时扑灭,眼看一个食堂全部烧光……这里的居民说:“没电买根蜡还能凑合,没水可不行。”“没有水的楼是臭楼,没有水的城是死城。”
是的,人类曾经生活在没有石油,不用电力,缺少煤炭的时代,但是一天也没有生活在没有水的世界。现代社会,水不仅直接用于生活,而且是人类获得其他资源的基础资源。
具有60万千瓦发电能力的京西高井电厂,去年夏季电力供应紧张的时候,却只能发40多万千瓦。为什么?就是缺水。电厂厂长兼总工程师李长喜同志说:“对我们来说,水就是电。”记者来到这个厂的时候,看见电厂的三座十几层楼高的冷却塔,并肩而立,巍然壮观;在办公室,李长喜正主持一个节水会议。我问他:建造冷却塔要很多投资,而省下来的水值不了多少钱,是否合算?他幽默地答道:跟缺水不能发电相比,那要合算得多。——恐怕这才是科学的算帐法。水的真正价值并不表现在它的低廉价格上,它类似健康和青春一样,只有在失去或缺少它的时候,人们才会感到它的宝贵。
生活用水,当然更是不可替代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方面的用水量增长很快。楼房住户用水是平房住户的三倍,大饭店每个床位每天用水三吨。1950年,北京市每人每天用水平均只有18公升,1980年已达到153公升。某些发达的国家,每日每人用水量已上升到500—600公升。没有足够的水资源,也就没有舒适的现代化生活,这是很明显的道理。
水资源是一个整体
有的单位谈到节水办法时说:“我们少用自来水,改用河水。”——他们不明白地上水和地下水是互相转化、互相补充的。水资源是一个整体。
有的单位对自备井收水费很有意见:“我们自己花钱打井,用水还要交钱?”——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只要是自己买的渔具,就可以随意到任何地方捕鱼。那么,为什么井是“自备”的,就可以随意抽取公有的水呢?况且,地下水是相通的。城区和近郊过量开采的结果,已在1,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一个地下水的大漏斗,水位下降6至20米。
对取消生活用水包费制,有的单位不积极。他们说:“这是职工福利啊!”——但他们想没想到,自己浪费了用水,就减少了他人用水;浪费了生活用水,就减少了生产用水。少一吨水就少一斤稻谷。增1亿元工业产值,供水就要增400万吨。其实,包费制,喝“大锅水”,不过是国家花钱买浪费,而浪费并不是福利。以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宿舍为例,包费时候,住户每人每月交2角5至3角水费,国家每年还要补贴17万元。按户装表以后,每人每月水费有所下降,国家补贴也全部省下了。
水是一种有限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北京市已经对全市水资源做了全面调查,加强了管理,并对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水资源进行长远规划,从其他水系引水的方案,也在考虑之中。每个城市对这个问题都要做出完满回答。而对我们居民来说,正确地认识水,自觉地节约水,是刻不容缓的了。
本报记者 艾 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