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滥用繁体字的倒车千万开不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02
第8版()
专栏:论语说文

滥用繁体字的倒车千万开不得
郑林曦
1981年12月21日晚的电视新闻中,播映了朝鲜平壤准备欢迎赵总理的情况。有一个镜头是一位中年人在红色横幅上端端正正地写着白色的简化汉字:“热烈欢迎以赵紫阳总理为团长的中国党政代表团”。写标语的那位外国的书法家一笔不苟地遵照中国法定的规范书写简化字的认真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另据河北承德读者王溥源来信反映:“……11月18日中央电视台播发的中国女排凯旋的实况节目中,在首都机场大厅欢迎女排的巨大横幅写的是‘热烈欢迎中国女排胜利归来!’我的儿子十九岁,高中二年级学生,和一些坐在电视机旁的青少年,对这条标语都念不下来。有关部门对此如不予引导纠正,任其发展,三十年的汉字简化要付之东流。”
同样是郑重热烈欢迎场合的横幅大标语,外国的书法家肯一字不差地写规范的简化字,而中国的书法家却一个简化字也不肯写,全部使用已由国务院宣布停用了二十五年的繁体字。这种有法不依、有规范不守的现象,的确如读者所说:“令人费解”。
而这滥用繁体字的现象,决不只这一幅标语,而是近两年来普遍出现在城市马路两旁的商店招牌、广告上,报纸、期刊和电视的产品广告上,以及公园、展览会等等的匾额、名牌上。湖南读者王盛渠反映,在报刊门市部看到许多刊物名称中的“电”“艺术”“戏剧”“学”“乐”“随笔”“园”“杂”“飞”“边”等字用了繁体。《中国财贸报》、《中国农民报》、《人文杂志》、《山东中医杂志》的刊名全用繁体。中央电视台的商业广告中,“无锡电机厂”“南通电焊机厂”等也都全用繁体。各地不少群众写信给中共中央、国务院、人民日报,要求立即采取措施,纠正社会上滥用不合规范的旧汉字的现象。
查查滥用繁体字的根源:一是乱请人写招牌、题刊名,题写者不知道或者不尊重人民政府所定简化汉字规范,随笔乱写繁体、异体甚至古篆狂草,造成混乱。二是恢复老招牌、旧刊头,不管老百姓、后一代看不看得懂。三是绘制美术字者任意刻画,不是在规范上创造美,而是追求“美”而牺牲规范。《新闻业务》上有人为《了望》用繁体“瞭”辩解,说是绘刊头者为了配合好看而用了繁体字。四是对于《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第一表的简化字暂停试用、进行修订这件事产生了误解,误认为汉字简化不算数了,可以乱写繁体了。于是混乱的思想产生了混乱的行动。
恳请大家冷静地想一想,在我们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滥用繁体旧字到底有什么必要?老招牌、旧刊头上的字,早年已经写定,虽可不管,但也不宜多用。请人新写招牌、刊名,请人者有责任要求按规范的汉字写;被请者即使是名家,也该打听打听所写的字照国家标准该怎样写。这一点请学学郭沫若同志。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公布后,他立即把原用繁体写的《中国语文》刊名改作简化字。其书法依然很美。至于绘制美术字,那和刻制印刷字模一样,汉字基本结构和笔画都得依照《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美术家可以变化以求美,但无权利假借“美术”之名破坏简化规范。这一点,大多数美术家是注意作到了的,比如《人民日报》上那套长方的牟体字,就是既简且美。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吴玉章等同志的领导下,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广泛征集民意,整理了异体,简化了汉字,为新中国创立了一套汉字的新规范,受到国际尊重。《二简》(草案)正在修订中,将来还是要应用的。凡是爱国同胞,在运用汉字的公众场合,都有义务尊重、维护这套得之不易的简化的汉字规范,而不能乱写滥用繁体、异体字,使我们街头、书刊和电视屏幕上的汉字弄得杂乱不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