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悲歌一曲祭英烈——看京剧《风雨千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03
第5版()
专栏:剧评

悲歌一曲祭英烈
——看京剧《风雨千秋》
苏叔阳
看完京剧《风雨千秋》(黄宗江编剧,北京实验京剧团演出),我默默走出剧场。寒风挟着深秋的冷雨迎面扑来,蓦地,那“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慷慨悲歌又在耳边缭绕,白衫白裙的秋瑾女士的英姿,仿佛一闪,没入灯影后那蒙蒙的冷雨凄雾之中。一出京剧,能使人长久地为它的深沉的意境、悲壮的情绪所打动,我以为是颇为难能可贵的。
“鉴湖女侠”秋瑾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歌颂她的作品,也已经有好几部。在这种情况下,要再写出一番深意、新意,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剧作家黄宗江,知难而进,而且挑选了京剧这种艺术形式,把慷慨与悲壮的诗情注入古老的艺术形式,又一次成功地展现了这一历史悲剧,这种精神是值得称赞的。
作家以诗人的眼光发掘蕴含在这一悲剧中的壮烈诗情,给以着意地渲染和抒发,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人们所熟见的悲剧英雄,壮怀、悲烈、深沉、飒爽的女中豪杰秋瑾。作家舍去了通常被认为“最容易出戏”的秋瑾事迹中强烈的动作(行为),偏偏去写这些行为发生的前后,秋瑾沸腾的内心。在舞台上,几乎一切强烈的戏剧冲突都被剧作家推到了幕后,事件的进展,仅仅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一个线索。这样,就给作家留下了反复吟咏这一历史悲剧内含的诗意的广阔天地。这种写法,是很困难的,因为倘使功力不足,稍有松懈,就会使全剧成为不能吸引看客的松散之作。它不靠悬念,不靠情节,不靠强烈的外在冲突,而靠贯串全剧的浓烈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激越的诗情来感奋观众,这需要作家有炽热的爱与憎,高深的素养和娴熟的技法。我以为这出戏,为新编历史剧闯了一条新路,这就是具有诗剧特色的京剧。
无庸讳言,我们的戏剧与电影,虽然有很多佳作,但是近来不重视戏剧与电影的文学性的毛病也不能忽视。特别是戏曲艺术,剧本的比较粗糙,并非自近日始。要想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必须有文学价值极高的优秀剧作。我以为黄宗江同志这个京剧本,可以给我们一个启发:我们必须努力创作优秀的戏曲文学剧本,这是改革和发展戏曲中带关键性的工作。自然,这也就要求,必须有一批有成就的剧作家“下海”,去创作戏曲剧本,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风雨千秋》第二折第六场《海祭》,是诗情发挥得淋漓酣畅的一个场次。秋瑾的好友、革命志士陈天华,因感于中国留日学生的不团结,为惊醒同辈,决心把自己做一口警钟,蹈海而死,去唤醒青年。面对严冬冷海,秋瑾心涛如涌,发出了她的“天”问:“你淘沙垢,洗污尘,育水族,渡舟轮,载天容地好一个宽阔胸襟,却为何吞没了仁人志士,你忒忍心!”接着,她无限感慨:“千古悲凉涌方寸,汪洋呐喊赋召魂,苍天何忍捐英骨,把剑长歌涕沾巾”,下定了决心:“望断天涯,无限伤心家国恨,从今尔后誓为中华献余生。”这铿锵诗句,壮烈胸怀,把人吸引到苍凉悲壮的意境之中;加上演员李玉芙字正腔圆,百转千回的歌唱,使这场戏达到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叹美中不足,陈天华与秋瑾的关系这一笔交代不够细致,陈天华蹈海这一场稍嫌平淡,因此使这场祭大海、召英魂、诉衷肠、表决心的重场戏,不能一泻千里。幸而剧终时,有一场《风雨》,幕后的长歌:“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白衫白裙,英魂起舞,既弥补了中间的不足,又把全剧的悲越之情推上了顶峰。但毕竟由于中段的微疵,使全剧的跌宕,不能达到理想的强烈。我想,这不足在以后的演出实践中会逐步得到加强。
看了这出《风雨千秋》,使人看到了京剧艺术发展的一个新的侧面。祖国的历史与今天,无数可歌可泣的人与事,都值得我们谱写长歌。我们的任务艰巨。让我们努力吧!(附图片)
为救国救民,秋瑾与陈天华、徐锡麟、陈伯平明志订交,誓与卖国清政府作殊死斗争。
陈志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