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两代人的共同职责——中篇小说《职责》读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10
第5版()
专栏:文艺新花

两代人的共同职责
——中篇小说《职责》读后
马立诚
陈中冀《职责》(载《当代》1981年第3期),是一篇值得一读的中篇小说。作品以记者郭路生的爱情生活作为布局的主线,深入展开了新老两代革命者在十年动乱中和粉碎“四人帮”以后的生活经历,表现了他们的希望、痛苦和欢乐,以及两代人共同的历史“职责”。小说在主题开掘和人物刻画上都有一定的特色。
郭路生,是小说着力塑造的当代青年的新人形象。他受报社委托,前去A市调查市委领导干部滥用职权搞不正之风的情况,到那里以后,发现这个干部正是父亲的老战友、自己未来的岳父罗大山。小说围绕这个矛盾展开了故事情节。作品把现实和历史的场景交织在一起,描写了血气方刚的郭路生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坎坷经历,并且用浓墨重彩渲染了他与罗大山父女在十年动乱中建立起来的生死与共的情谊。十年前,当郭路生公开向“中央文革小组”宣战因而遭到“四人帮”爪牙通缉的时候,正在挨斗的罗大山冒着被造反派打死的危险,把他隐藏在自己家中。在避难期间,他发了高烧,是罗大山的独生女儿玲玲爬冰卧雪,跋涉30里路给他捡来了山里红……现在,罗大山却成了自己的调查对象,郭路生能撕破情面、坚持原则吗?这位青年记者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他善于察觉林彪、“四人帮”肆虐时期一切假恶丑的故态复萌,并把与这些毒菌进行斗争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这正是郭路生最可宝贵的性格。当他遭到罗大山父女的误解甚至唾骂的时候,他向罗大山道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沉痛:“我就怕,假如有一天它(指报纸)又净用虚假的报道来混乱人们的视听,群众必定又会不爱看报,甚至扯碎它……”正是这样的信念,鼓舞郭路生战胜了感情的羁绊,与罗大山的错误行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郭路生正直无私的品格,说明了在当代优秀青年身上,真正流淌着革命先辈的热血。
这部作品的新意,主要表现在老干部罗大山形象的塑造上。小说对罗大山犯错误的描写,突破了有些作品所设计的“复职以后革命意志衰退”的一般化的模式。罗大山是一个意志旺盛、颇想有所作为的干部。但是他所面临的是一个被权力角逐和派性斗争污染了的生活面。各种势力的利害关系和“文化大革命”中积累的宿怨缠结成一张无形之网,束缚着他的手脚。这个网的每个结都是纵横交错的人事关系。“满足不了谁的利益都不行。动不动就合伙起哄,挤你,叫你站不住脚……”这种状态使罗大山很难迈开步子。他上任伊始,曾下决心与这些拉拉扯扯的不正之风进行不容情的斗争。郭路生曾亲眼看见罗大山把一个送礼的干部从家里撵出去。当时罗大山还对他说过这样的话:“抓清查工作,必须处处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你稍稍软一点,就会落进泥坑里去呀……”但是,天长日久的巨大压力——“工作上给你泡汤圆,让你什么工作也推不动,让你后院着火,尽出纰漏……”——终于迫使罗大山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了。他为了照顾“本系统内部”的积极性,利用职权“开后门”,搞了个“移花接木”。把应当安排在市公安局的政法干校毕业生分配到农村,而将这些名额给了干部子弟和“关系户”……但是,可悲的是,这些做法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成了反对派整他的口实。小说的这些描写是真实可信的,它牵动着读者的心,使人们不得不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复杂的矛盾进行深入的思考。
罗大山被撤职了。然而,小说并没有到此结束。它随着罗大山重新寻找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掀开了新的一页,涌现了新的波澜。正象交响乐临近结尾的高潮一样,作者在第九、十两章,为完成罗大山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写下了有力的一笔。在穿越了雷霆风暴之后,这个老共产党员的翅膀并没有折断。他悟出了生活中一些深刻的东西,他擦去了心灵上的灰尘。他到北京养病时对郭路生说:“我这次下台也有好处……交了不少新朋友,有买菜排队时认识的,有在公园下棋认识的……他们使我看到了生活的另外一面”,“……听了群众的那些反映,我更感到内疚”,“我现在虽然没有职务,但还是一个共产党员。我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恢复党的优良传统、纠正不正之风出点力。”他打消了依靠老战友的人情回去工作的念头,他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来……他和郭路生的心灵沟通了。他从郭路生的身上,看到了我们党的革命事业继往开来的希望:“路生,我对自己更有信心,对你们青年人也更有信心。”“……你对我都不留情面,我怎么能不对你们这一代人更有信心?”两代革命者在斗争中找到了共同点。人们现在常常谈论“代沟”。的确,从生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角度来看,年事已高的人和年纪较轻的人在思想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甚至服饰爱好方面都存在着差距。但是,人们常常容易忽略问题的另外一面,即两代人除了因年代层次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之外,他们还共同面临着时代的挑战,肩负着共同的历史的“职责”。因而,他们的思想感情,也有彼此激励、互相融会的一面。这一点,正是小说所开拓的主题。
罗大山的女儿罗玲玲的形象也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十年动乱中,她和郭路生经历了共同的苦难并且建立了纯真的爱情。但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她似乎“看透了”政治风云,变成了一个“实惠派”。她对郭路生的行为不理解,她一心向往的,只是温暖富裕的小家庭……这些描写反映了当前一部分青年的思想状态。小说结尾写了她的觉醒,表现了她对生活有了新的、更加深刻的认识。不过,她的转变显得生硬了一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