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群胆”和“孤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11
第8版()
专栏:

“群胆”和“孤胆”
李培垣
领导之所以成其为领导,识与胆总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无识之胆,固然不足为训;然而无胆之识,即使见解过人,最终也只能归于纸上谈兵一类。
胆,人人皆有。不同的是有大小、壮怯之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胆气之豪自见;“生怕树叶打破头”,胆战心惊之态可掬。这两种情况,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在某一个具体人身上,则往往又交互出之,不协调,却是事实。
试看在一些会议桌旁,慷慨陈词者此呼彼应。或指斥歪风邪气,莫不义愤填膺,止之唯恐不力;或商讨革新之道,热情四溢,虑之唯恐不周。见诸文字,洋洋洒洒,也称得起无懈可击。及至真的实行起来,那原先的锐气就不免打起了折扣。因为集体的决议再好,总要靠具体的个人来组织实施,总要接触实际,也总少不了面对面的“交锋”。于是,一连串的难题就随之而来了。临难而上者自然所在不少,退避三舍者也不乏其人。这种状况,有人做了个总结,叫做“群胆可以,孤胆不行”。
胆而曰孤,不算很确切,因为既然有集体作后盾,何孤之有?不过那意思倒是明白的。它指的是一个人行动的勇气。许多看起来强有力的决议常常被付诸优柔寡断的执行,所谓“雷声大,雨点小”,或者“光打雷,不下雨”,大抵都同这种壮于“群胆”而怯于“孤胆”的精神状态有关。从这点上说,扫一扫头脑中个人患得患失的沙尘,好好壮一壮“孤胆”,实在是至关重要。
“群胆可以”,无疑是件大好事。如果“群胆”也不行,那“孤胆”便真个是名副其实的“孤”了。但是,“群胆”到底是不是可以,又得用“孤胆”来加以验证。倘若“孤胆不行”,那“可以”云云,恐怕就要打个问号,起码讲它的根基是不牢靠的。如此看来,“孤胆”不壮,“群胆”也就算不得真壮。譬如唱歌,尽管总的曲调是昂扬激越的,但每个具体的演唱者如果都柔软似绵,可以想见,进行曲也会唱成催眠曲。
顺理成章的结论只能是:必须使“群胆”和“孤胆”都壮起来!那么,领导者的远见卓识,方可化为果决的行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