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独具一格——记发展中的大同旅游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13
第3版()
专栏:

独具一格
——记发展中的大同旅游事业
编者按 大同市从当地实际出发,办旅游事业以名胜古迹、土产和风味食品吸引国外游客,效果很好。我国历史悠久,土地广阔,山川壮丽,古迹繁多,认真挖掘开发这些方面丰富的旅游资源,将有利于开创出一条中国式旅游事业的道路。
雁北大同,以往是“枯草遮不住黄土沙,老死不见桃杏花”的荒漠地带,经过解放后的建设,变化很大,但是这里没有江南一带山青水秀的风景,也缺少沿海城市那种豪华的宾馆和饭店。可是这座塞外古城,以她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吸引了大批外国旅游者和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外籍华人。外国的部长、外交官、企业家、教授、医生、艺术家、工人、职员、学生和家庭主妇纷至沓来。去年接待了1.3万多位客人,大多是自费而来,应政府团体邀请者数量很小。有特意来游玩观光的,也有考察建筑艺术的,还有研究雕刻技巧的。有一段时间大同通往云冈石窟的公路正在建设,公共汽车只通半途,有几里路要步行,还得过一条小河。记者亲眼看见,旅游的客人象虔诚的朝圣者那样,脱掉袜子,挽起裤管,提着鞋子,结伴趟河而过。当他们来到“耸峰危阁与天齐,俯瞰尘寰处处低”的云冈石窟,面对高大魁伟,容貌庄严,体态安详的尊尊佛像;仰望飘飘逸然,若起若舞,千姿百态的飞天,敬佩许久,赞叹不已,摄影机咔嚓作响,拍下稀世珍宝。用自己积蓄来大同旅游的一位日本年青女会计高兴地说:“我在小学学国文时就学过云冈石窟这一课,童年的宿愿如今实现了。”一位瑞士朋友前年同参观团来访,去年又陪爱人来玩。他说:“西方旅游事业再发达,也难看到文明古国的瓖宝。”大同宾馆是设备较好,唯一接待外国客人的处所,有时宾客盈门,床位周转不开,只好安排到普通的旅店,远途来的客人住到普通旅店也心甘情愿。
大同在公元398年前后曾是北魏的国都,在公元960年前后又成为辽国的陪都,金时仍称大同为西京。这里有北魏、辽、金时代的建筑。“雕饰奇伟,冠于一世”。驰名世界的艺术宝库云冈石窟建在大同西郊16公里的武周山麓。现存的1,200个大小窟龛连绵一公里,有5.1万多尊石雕像,高者17米,小者0.2厘米,这是我国规模宏大的古代三大石窟群之一,建成于五世纪末,历史最久。大同离恒山、五台山也不太远,是个理想的旅游胜地。1973年周总理陪同当时的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大同后,指示要修好云冈石窟。有关单位对重点文物进行了修复和加固。大同市从1976年开始接待旅游者,第一年只来了1,000游人,去年猛增十倍。旅游事业的发展,扩大了文化艺术交流,去年还为国家增加了120万元收入。
初兴的大同旅游事业,条件差,人手少,他们采取接站、送行、导游、翻译、服务一包到底的办法,省人、省事、省周折、省手续。旺季很忙,一早欢送走一批,傍晚又迎来一批,川流不息,应接不暇。客人们留下溢美之言:热情诚挚,耐心体贴,文明礼貌……。
大同市为了使旅游者来到这里看好、玩好、吃好、住好,新开设风味饭店,专营地方小吃,有莜面、荞面、刀削面、炸黄糕。还印制了画册、建筑明信片、导游图、说明书、云冈佛头复制图、铜佛像、仿古瓷、石碑拓片等工艺美术品,出售地方产品毛毯、火锅,请客人们欣赏地方戏山西梆子。
大同,不但是我国的重要煤炭基地,还将成为发展旅游事业的著名城市之一。 本报记者 齐志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