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团结水库实行联营见成效 水面荒废十六年 如今产鱼几万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14
第2版()
专栏:

团结水库实行联营见成效
水面荒废十六年 如今产鱼几万斤
本报讯 通讯员李汉城报道:四川省长期荒废的团结水库,去年出产鲜鱼几万斤。
这个水库有上千亩水面,地处巴县元明公社和江津县九龙公社之间,蓄水量近300万方,因库跨两县,故取名为“团结水库”。水库于1964年建成后,双方解决了工程占地问题,水利灌溉两县的两个公社都受益,但长期却只用水,不养鱼,除了一些客观原因之外,主要是这个跨县水库养鱼的经营形式和收益分配问题,没有找到一种能调动双方积极性的合适办法。库内放养一点鱼苗,成鱼后经常被偷,捕鱼时还互相扯皮,多次都没解决好,致使水库长期无法养鱼,任其荒废了十六年。
1980年,巴县和江津县的有关部门及毗邻区社,对团结水库的养鱼问题,进行了多次协商,一致同意采取联合经营形式,实行“对等出劳,对等投资,共同管理,对等分红”的办法,由双方有关人员组成水库养鱼领导小组,库内成立了养鱼专业组,建立健全了养鱼管理制度。当年夏天投放了鱼苗26.5万尾。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同时,双方对水库附近的群众进行鱼政宣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样,偷鱼的少了,捕捞时扯皮的现象也没有了。
这个水库到去年10月底就已捕捞成鱼2.5万多斤,全年产鱼可达三万六、七千斤,养鱼收入2万多元,除去支付养鱼人员报酬、生产费用和提留再生产资金,两县都从养鱼得到了经济利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