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读“管仲答封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15
第8版()
专栏:读书随笔

读“管仲答封人”
江苏省丹阳县 磊石
《韩非子》中曾记载管仲一则故事:有次,管仲被从鲁国押送齐国,路上又饥又渴,于是就向地方官要点东西充饥。“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当地方官给管仲吃了东西之后,就偷偷地低声问管仲:“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报我?” 管仲听了这位地方官的话就回答他说,如果象你说的,我到齐国被齐国所用,那我将“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
这回答正表现了这位政治家正直的品德和远大的抱负。那位封人是企图借此机会与管仲拉关系,搞交易,给管仲一点好处,想将来得到管仲给他更大的“实惠”。可是,管仲并未因此与封人建立“关系户”,而是回答他,我将用贤使能,以功论赏。这回答是不是没有良心呢?不是的。所谓良心,在管仲看来,那是于国于民有益之心,而封人呢,那是以小惠得大利的利己之心。管仲所说的“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如此治国,若国强民富,遍益于民,不也泽恩于“封人”么?
由此我想到十年动乱中,曾有不少人身处危难之中,也得到一些部下、亲友、同事、乡民等人的慰藉,大难不死,才有今日。如今已重新肩负重任。在这情况下,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当时安慰、照顾、以至拯救自己于危难之中的这些人呢?忘恩负义当然不对,与他们建立“关系户”,也不对。正确的态度应是忠于党、忠于人民,加倍努力,兢兢业业地把自己担负的工作搞好,功在国家,就是最大的报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