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讲安全 讲文明 讲卫生 下垄钨矿二十三年无矽肺病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16
第3版()
专栏:

讲安全 讲文明 讲卫生
下垄钨矿二十三年无矽肺病人
本报讯 到1981年底止,江西下垄钨矿从1958年开始接触粉尘作业的1,223名职工,经历年胸片检查,无一例矽肺患者。这一纪录在全国安全防尘中名列前茅。
矽肺病是由于长期大量吸入石英(游离二氧化矽)粉尘引起的以肺部病变为主的全身疾病,直接影响呼吸,容易合并其他疾病造成死亡,对冶金、煤炭的井下工人威胁最大。江西下垄矿是个有60年历史的老矿,矿脉和围岩中二氧化矽含量高达58—97%。解放初期,井下工作条件较差,作业面粉尘浓度很高,陆续出现一些矽肺病人。严峻的现实引起了下垄矿领导对安全防尘工作的重视。从1958年起,他们抓安全生产,文明生产,采取以水风为主的综合防尘措施,使全矿90%以上的作业产尘点粉尘浓度从1973年起一直巩固在国家标准每立方米二毫克以下。
二十多年来,下垄矿领导以对工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安全防尘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在安排生产时,将防尘工程列入建设项目。他们先后建成了26个高压水池,铺设9万米供水管道,为全面实行湿式作业提供了条件。1980年他们又进一步改善了整个矿井的通风条件。
为了保证全矿防尘设备的维护和日常管理,下垄矿在依靠广大群众搞好防尘的同时,一直注意发挥防尘骨干队伍的作用,全矿始终保持一支由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的占接触粉尘总人数7%左右的专业队伍。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带动群众,进行了大量工作。
在不断完善防尘设施和加强思想教育的基础上,下垄矿逐步建立健全了各种安全防尘制度,并把执行制度的监督权交给群众。
在生产中,下垄矿还结合减尘、降尘、排尘和个体防护四个环节,努力改革生产工艺和工具,这些对提高安全防尘水平都起到一定作用。
安全防尘促进了生产。二十三年来,下垄矿除有一年只完成调整计划外,其余每年都超额完成国家任务。
李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