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企业的全面整顿是建设性的整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16
第5版()
专栏:

企业的全面整顿是建设性的整顿
蒋一苇
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从今年起,用两三年的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国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工业企业进行了多次整顿,在思想上进行了拨乱反正,在组织上清理了混进领导班子的坏人,在管理上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又由于贯彻执行八字方针,调动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拿今天企业的面貌和十年动乱期间对比一下,那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整顿只意味着改变十年动乱期间极不正常的状况,那么整顿的任务可以说早已完成了。但是,整顿作为八字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决不是这样一个低标准的要求。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要用两三年时间,对企业进行“全面整顿”,加上“全面”二字,正是区别于过去的整顿。它是作为进一步全面贯彻八字方针而作出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
全面整顿是全局性的整顿
企业的工作十分复杂,有生产关系问题,又有生产力的组织和发展的问题;有生产技术问题,又有经营管理问题。要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果,任何时候都会有大量的具体问题需要解决。过去几年,我们在整顿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从内容看,主要还着重在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上。我们说全面整顿是全局性的整顿,是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来部署企业的整顿。首先,要从全面贯彻八字方针的角度,根据国民经济进一步调整和体制改革的方向对企业提出的要求,考虑企业的进一步整顿;其次,要从社会主义制度和我国国情的特点出发,考虑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企业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企业。
当然,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考虑企业整顿,并非要求企业马上就达到高度的水平。但是,有这样一个全局观点和没有这样一个全局观点,是大不一样的。全局性的整顿同样应当做许多细致而具体的整顿工作,而且要分出轻重缓急有步骤地进行,但是它不同于头疼治头,脚疼治脚,而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用全局观点统帅每一项具体的整顿内容。
全面整顿是综合性的整顿
当前多数企业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者领导制度不健全,领导班子软弱涣散;或者职工队伍素质差,政治思想工作薄弱,劳动纪律松弛;或者管理制度不健全,生产经营效果差。少数企业还存在班子不纯、作风不正,甚至还存在贪污盗窃、行贿受贿等严重违法乱纪的人与事。进行全面整顿,当然要解决这些问题。
贯彻执行八字方针,也有许多工作需要企业来做。有些企业要调整生产方向,改变产品结构;有的企业计划任务不足,要发展新品种以适应市场需要;不少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更多的企业正在推行经济责任制;多数企业都在贯彻执行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部分企业则进行领导体制的改革;在改善企业管理方面,不少企业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全面经济核算、全面计划管理,开展全员培训;企业党委进一步加强党对企业的思想政治领导,改善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等等。这许多工作都十分重要,也都是在全面整顿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重要内容。
以上这许多重要的工作,过去也不是没有抓过,但大多是分开的一项一项地下达,到了企业,千头万绪,甚至互相发生矛盾冲突。这次进行全面整顿,就是要把企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必须贯彻执行的各项任务,用全局的观点,按照它们的内在的联系,作出通盘规划,加以综合治理。
全面整顿是建设性的整顿
这次全面整顿和过去的整顿有个根本性的区别,就是全面整顿是建设性的整顿,不同于过去的恢复性的整顿。
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企业整顿,是恢复性的整顿。党的三中全会以来,企业进一步进行整顿,已经有了新的内容,不完全是恢复性的了。现在可能在少数企业,恢复性的整顿也还没有完全搞好,但是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应当从以恢复为主的整顿进入到以建设为主的整顿了。
以整顿领导班子为例。在恢复性的整顿中,首先是要清除混入班子的坏人,以后则是如何提高领导班子的素质问题,提出了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的要求。作为建设性的全面整顿,仅仅达到这些要求就不够了,还要考虑如何建设一个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企业本质的领导体制问题。
拿整顿职工队伍来说,首先要从思想上政治上拨乱反正,清除“四人帮”所散布的各种谬论流毒,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清除派性,加强团结,进而整顿组织,整顿劳动纪律,并开展全员培训,提高职工的文化与技术水平。作为建设性的全面整顿,仅仅做好这些工作也不够了,还要考虑如何从政治上、文化上、技术与业务上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建设起一支觉悟高、技术精、纪律严、作风好的职工队伍,使其成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
就整顿企业管理而言,在恢复性的整顿中,首先是重建必要的规章制度,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以后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的基础上,注意了吸收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随着调整、改革的发展,又把企业管理从单纯注重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引向重视经营管理,努力提高经济效果。现在全面整顿则要求在这些已经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企业管理工作系统化,建设起一套符合社会主义企业特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
企业的全面整顿是全局性的、综合性的、建设性的整顿,这也就是说,它是在一个长远的战略目标指导下进行的整顿,这个目标就是要把企业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要求是搞好三项建设,达到六好要求。“三项建设”即通过全面整顿,逐步地建设起一种民主集中的领导体制;逐步地建设起一支又红又专的职工队伍;逐步地建设起一套科学文明的管理制度。“六好要求”即通过“三项建设”使企业能够正确地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者的经济关系,出色地完成国家计划,达到三者兼顾好、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好、劳动纪律好、文明生产好、政治工作好,成为“六好企业”。
“三项建设”、“六好要求”,作为企业全面整顿的基本内容,当然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部实现。要根据各个企业不同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整顿规划,逐步实现。也就是说,全面整顿既有长期目标,又要有近期要求。从当前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需要首先抓五项工作:一是整顿和完善经济责任制,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搞好全面计划管理、质量管理和经济核算工作;二是整顿和加强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奖惩制度;三是整顿财经纪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四是整顿劳动组织,按定员定额组织生产,有计划地进行全员培训,坚决克服人浮于事、工作散漫的现象;五是整顿和建设领导班子,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搞好“三项建设”,当前首先就要从这五项工作做起。至于“六好要求”,它是“三项建设”见成效的几项基本标志。不能把“五项工作”、“三项建设”和“六好要求”分割开,看成是三套不同的要求。其实,“五项工作”是“三项建设”的起步,“六好要求”则是“三项建设”的结果,基本的内容还是“三项建设”。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说全面整顿是建设性的整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