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献身文学的人——日本文坛轶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18
第8版()
专栏:

献身文学的人
——日本文坛轶事
李德纯
夜阑更深。谷川俊太郎掐灭雪茄,从纸袋里取出他写的几本诗集,作为初次邂逅的纪念,放到桌上说:“这诗集原本就印得不多,没剩下几本了。”
“写诗,生活……”我沉吟半晌,想找个恰当的表达方法,敏感的诗人淡淡一笑,抢着替我回答了:
“清苦着哩。”接着,他以坚定的口吻说:“但,我还是爱诗,要坚持写下去!”
他深有感触地告诉我,在日本,单靠写诗,是难以养家糊口的。他父亲虽然是有名的大学校长,但他不愿去麻烦他老人家。他和大冈信等许多活跃在当今诗坛的人,都要花费相当精力和时间,为出版社编写中小学语文教材和课外读物,还要为电视台写剧本。
日本一些外国文学研究者的景况,与谷川俊太郎也极相似。京都几位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年教授和副教授也曾向我介绍说:外国文学研究机构之所以附设于各大学,是因为他们必须教外语,业余还要搞点翻译,否则,生活就不安定,无法继续研究工作。即使象桑原武夫、佐伯彰一等一些有成就的大作家,也不例外。
七十年前,横跨明治、大正两个时期的文坛巨匠夏目漱石,在他四十四岁时,断然拒绝接受文学博士称号,表示“愿意作一个普普通通的夏目漱石”,了此一生,虽然遭到了文部省的训斥,却赢得了后世文人学者的敬重和怀念,至今仍被奉为楷模。他是用实际行动贯彻了自己“没有坐牢的思想准备,是当不了作家”这一信念的。这些诗人和作家自然有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但从中也可以看到他们高尚的精神境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