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南京化工厂是怎样成为“无泄漏工厂”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19
第2版()
专栏:调查报告

南京化工厂是怎样成为“无泄漏工厂”的?
编者按:我国现有的工业企业,有很大一部分工艺技术落后,设备陈旧。这是造成资源、能源严重浪费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单纯治理已污染的环境是不够的,应该同企业的技术改造结合起来,通过技术改造,在生产过程中提高各种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消除或减少“三废”的排放。这样既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又能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社会财富。南京化工厂等一批企业的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南京化工厂地处风景秀丽的长江之滨,是一个有三十五年历史的企业。解放后,这个厂由小到大,逐步成为综合性化工企业。但是,由于过去“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严重,1978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曾在《人民日报》上提出批评。这件事对干部、职工震动很大。他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上级的要求。经南京市根据化工部规定的标准检查验收,该厂被命名为“无泄漏工厂”,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都有显著提高。
他们的基本经验是:
重视环保工作,制订防治规划。
这个厂领导过去认为“化工生产,污染难免,排放三废,理所当然”,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只抓生产,不管污染。通过学习,认识到社会主义企业不能“前门造福,后门放毒”。厂党委作出决定,一定要把环保工作做好。
狠抓以改革工艺为中心的技术改造。
中心试验室和各车间技术攻关组,围绕“改、用、处理”,先后完成了3个车间、5个主要产品生产装置的技术改造,使“三废”基本得到控制。
“改”是改革工艺路线,改造设备,把“三废”消灭在生产过程中。全厂36种产品大部分是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工艺,少数还有三十或四十年代的工艺,原材料和燃料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改革工艺、设备入手。
“用”是对暂时无办法通过工艺革新消除的污染物,想方设法回收,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处理”就是生物接触氧化,破坏有毒成分,达到无毒排放。
实行清污分流。
这个厂于1979年下半年将全厂54股污水,按排放的污染物建成9条总管道,安装污水输送设备。这项工程为有效地控制排放,回用清水,进行二级处理,创造了条件。
加强管理,以管为主,防、管、治相结合。
加强管理,这是不花钱也能有效防治污染的措施。他们对全厂排放的51股废水及其排污点,进行日测周报,纳入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生产班组每次排污都要向调度室汇报,并列为劳动竞赛内容。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消除跑、冒、滴、漏。
这个厂三年综合利用回收原料、产品价值124万元,等于收回全部治理
“三废”投资的85%。由于消除跑、冒、滴、漏,原料利用率从1975年的40%提高到55%。能耗也下降。
宁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