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坚决刹住倒卖化肥的歪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19
第4版()
专栏:记者来信

坚决刹住倒卖化肥的歪风
最近,记者来到安徽阜阳地区采访,常常听到农民抱怨买不到国家用平价供应的化肥,不得不以高于国家牌价10%到70%的高价买化肥。据阜阳行署的同志说,全地区农户去年由于高价买化肥,大约多花了3,000多万元。
据阜阳地区供销社调查,全地区1,700万亩耕地,200万农户,去年需要化肥130多万吨,而全区供销系统化肥供应量不过60万吨,其中省里分配下的化肥仅有25万吨。由于缺口大,加上目前政策上允许一些化肥厂超产的产品议价购销,于是,化肥就成了一些人争相经营,从中渔利的“肥业”。地区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的同志说,在阜阳地区有的县经营化肥的单位多达18家。由于这些化肥来的渠道不同,价格也就高低不等,从而造成一些单位和个人有机可乘,到处拉关系,走后门,抢购化肥,然后加价出售给农民。阜阳县单桥公社刘棚大队一个政法干部,从县生产资料公司以每吨200元的价格买来碳铵11吨,运回后以每吨220元到240元的价格,公开在公社院内出售。省、地区奖售给农民的专项化肥,有些也被一些人卖到市场牟取私利,造成奖售不能兑现。据阜阳、阜南、利辛、临泉、太和等县同志反映,在去年小麦播种季节,这些县的公路边、集市上都摆了一袋袋化肥,高价出售。价格一般高出国家零售价10%到60—70%不等。如二元素的复合化肥零售价18元一袋,集市上却高达30元。进口50公斤装的尿素零售价是一袋23元,高价达到40元。含磷14%的磷肥零售价一吨为142元,贩子卖给农民高达190元。
除去有些人转手倒卖以外,一些化肥厂不完成国家收购计划,也造成化肥价格的混乱。阜阳地区10个化肥厂,去年1月到11月份共生产化肥142,400吨,但只交给农业生产资料公司29,000吨,其余都自销了。尽管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及专署三令五申,要求化肥厂把产品全部交售给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但是,一些县的有关领导部门从本地区、本部门经济利益出发,仍然让化肥厂自销。
阜阳地区供销部门认为,化肥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物资,它关系到千家万户农民的利益,关系到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应当由国家统一收购,农资公司统一经营,做到一个市场,一种价格,真正按土地需要供应。
姚燕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