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一篇论述党的工作转变的重要文章——读《关于白区的党和群众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19
第5版()
专栏:

一篇论述党的工作转变的重要文章
——读《关于白区的党和群众工作》
杨逢春
《关于白区的党和群众工作》是1937年5月刘少奇同志在白区党代表会议上作的一个重要报告。这篇报告深刻论述了我党从十年内战时期即将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所发生的党的工作转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它在当时,对肃清长期存在于党内的左倾错误影响,实现党的工作转变,有着重大的意义。今天,在十年动乱之后,在党的工作重心由搞阶级斗争转移到搞经济建设的历史转折时期,重读此文,感到十分亲切。
(一)
1937年前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大陆政策,由于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坚决执行,由于国民党及其追随者民族资产阶级重新转向抗日,全国政治情况和社会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动,比如国内和平的基本实现,国共两党重新走向合作,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到抗日民族运动中来,等等。这些变动已经改变并不断改变着我们党在十年内战中所处的环境。但是,对这个改变了的环境和它所提出的历史任务,在党内并不是所有同志都清楚认识了的。这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领导同志,“没有提出转变十年来所执行并坚信为正确的关门主义冒险主义的历史传统”。这种错误的历史传统要求革命力量纯粹又纯粹,反对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排斥一切可以争取的同盟者,把自己孤立起来;在群众工作中和对敌斗争中,不讲时间、地点、条件,过分急性地、不顾胜败地、不计事后结果和影响如何,一味盲目莽撞蛮干,最后把组织起来的群众弄到解体塌台,把群众和同盟者赶走;在党内关系上,随便给积极工作、敢于对错误提出批评、坚持正确意见的同志戴上“和平发展”、“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这种从党的“八七”会议以后开始的左倾错误已经深入在许多同志的思想中及党与群众的日常工作方式中,以至成为恶劣的传统习惯。这样,他们一方面不了解新的环境和新的任务,不懂得迅速改变自己的思想方式、工作方式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另一方面在自己的工作中仍然把关门主义、冒险主义当做“法宝”来使用。这就严重地妨碍了党的工作转变,妨碍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争取群众的多数。刘少奇的这篇文章正是针对这一障碍而讲的,它尖锐揭露了左倾错误的表现和它的危害,着重论述了党的工作转变的必要和应当如何去实现这个转变,明确提出“必须在党内提出彻底转变全般工作的问题”,使我们的同志从恶劣的传统习惯中惊醒,跟上时代的脚步,主动积极地推动党的事业发展。
(二)
党的工作实行彻底转变,并不是一句空泛的套话。形势变了,策略也要变更,毫无疑问是对的,但这是一个比较易为的任务,不少同志就以此为满足,他们认为只要把旧口号取消,换上新的口号就已经彻底转变了,其他再多一点转变都不需要了。他们在各种场合、各种讲话中,千百遍地重复什么新形势,但从来没有认真研究一下什么是新形势和在新形势下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他们把党提出的“工作转变”,挂在口头上,但很少认真研究一下自己在特殊环境中如何为完成新任务做点踏实工作。在历史的重大转变时期,把党的新任务当作口号去叫喊,这是最省力、最容易做到的,也是最能保护旧的传统习惯和错误思想的办法;然而,这是最不济事、也是最有害的做法,很多麻烦从这里发生,增加了转变过程中的阻力。抗日战争开始时,就发生了这种情况。刘少奇十分准确地揭露了这种情况对党的事业的危害。他说:“他们口头上尽管千百遍地叫着统一战线,而实际工作上还是千百次地妨碍与破坏统一战线。如是,使我们提出的需要在每一个实际工作中具体执行的新策略,经过他们就变成了完全的形式主义的空谈。”
党的工作转变,正象刘少奇讲的,是一件极艰苦的工作。第一,因为环境的变动、政策的改变,需要转变我们斗争的、组织的与工作的方式。在当时,就是同国民党的斗争,要从武装的转到和平的;党和群众工作,要从非法的转到合法的,秘密的转到公开的,或转到半公开、半合法的;要由习惯于单独作战转到善于同同盟者合作共事。总之,要转变我们在十年内战时期形成的习惯了的工作方式。为此,便要进行第二个转变,即转变党与群众工作中存在着的错误的、恶劣的传统,也就是转变长期存在于党内的左倾错误及其影响。在当时,就是要用活泼的、有生气的、客观的工作代替机械的、刻板的、主观主义的工作,用实际行动代替空谈,用辩证法代替形而上学。没有第二个转变就没有第一个转变。刘少奇同志指出,这后一种转变乃是最困难的任务,因为这涉及到转变自己的工作习惯、生活习惯、思想习惯,涉及到一个革命者在世界观上真正马克思主义化的问题。
为了改变党和群众工作中所熟悉的但又是错误的历史传统,改变深入于很多同志思想的恶劣习惯,刘少奇同志提出,首先必须严肃指出过去所熟悉的一套左倾的东西是错误的,使人们不再“自信地重复那一套”。其次,具体地揭露和批评过去的错误传统,否定过去的错误原则。第三,用新的正确的原则去代替旧的错误的原则。
当然这样做有很大的困难。因为习惯了的东西不仅方便而且还有一套“道理”,不把这些道理攻破,习惯不能改变。还因为习惯了的东西往往同个人利益有某种联系,小则可以保持个人的某种安逸舒适,大则可以维护个人的所谓“威信”,所以不攻破私心杂念,习惯就不容易转变。还因为新的正确的原则不是唾手可得,灵机一动就能形成的,它要下功夫,要努力学习,要艰苦工作,而且还要担一定的风险。对处在转变时期的革命者来说,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和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不能因为可能犯错误或自己不适应就畏缩不前。然而,这还不够,还必须有艰苦工作的精神和深邃的思维力。没有对过去的深刻检讨,没有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对未来具有远见卓识的预测,没有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办法的勇气和能力,或者没有为党为人民刻苦学习和工作的精神,那么任何口号的空喊,只能是哗众取宠,对自己从事的革命事业的嘲弄,甚至还会破坏党的形象,损害党群关系。
(三)
要在党的一切具体工作中实现转变,应当进行两方面的工作,即在肃清旧的错误的历史传统的同时,要在一切工作中有新的工作方式、组织方式、斗争方式的创造。这两方面的工作,只有依靠党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化及其组织的发展和巩固。刘少奇同志针对当时党的状况,从九个方面谈了党的自身转变问题,有力地指导了当时党的实际工作,其基本精神也是我们加强党的建设中需要经常学习和遵守的原则。关于党内生活问题,刘少奇指出:“过去在思想斗争中随便去打击同志,加同志以机会主义的大帽子,因同志发表不同的意见而随便撤销工作,是不对的”。那种在领导方式上的过分机械与绝对地采用组织手段与纪律去解决一切问题的作法,
“这是一种极不民主的习惯”。他强调党内需要的是政治上、原则上、思想上的一致,不要追求表面的团结。指出扩大党内民主,首先在于干部有民主修养,在行动上做模范。“我们不只是要在形式上执行一些民主手续,更要紧的是我们要提倡一种民主的工作精神”。领导机关要征求同志们的意见,多取讨论的态度实现指导,不应斤斤计较于自己个人的领导地位,要服从多数,服从纪律,用平等的兄弟态度对待同志。他深刻指出:“真正的民主精神,与共产主义大公无私的道德是不能分离的”。在党的工作作风问题上,必须肃清清谈作风和克服官僚主义,一定要把热烈的革命精神同真正的务实精神结合起来,任何工作都要有干到底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推动工作与革命。在党的宣传工作问题上,指出要肃清宣传工作中的形式化、刻板、琐碎、夸大、不注意事实、不注意对象、文件的八股化等一贯的传统,要求系统地进行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等等。
刘少奇特别强调了干部问题,他说:“一切工作,一切转变,都依靠我们的干部,因此干部问题是党内的中心问题。”如果没有一大批受过训练的干部,那么党的工作转变,向全国发展的新局面的打开,都是不可能的。他对如何造就干部作了很好的解释,他说:“我们现有的干部有各种的缺点,政治上的、能力上的、思想上的、意识上的缺点都有,甚至还带有旧社会各种乌七八糟的残余尾巴,然而现在就是要将这样的干部改造成为具有足够高度水准的干部,不能毁坏他们”。他强调干部要善于学习,“学习过去的经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用唯物辩证法代替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用马列主义代替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他说,“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前进,才能使党与群众工作彻底转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