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东坡楼与寅初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19
第8版()
专栏:

东坡楼与寅初亭
力琛
最近去四川乐山参观大佛,发现在佛旁的凌云寺内,新辟庭园一座,庭园正中小楼一楹,横匾上赫然大书“东坡楼”三字,落款“黄山谷”。
这块匾不能不引起我的怀疑。苏东坡虽然热爱故乡山水,把“载酒时作凌云游”当作人生快事,但他并没有在这里建过“东坡楼”,更没有请黄庭坚题写过匾额。东坡楼是后人缅怀先贤而建的,今天加以整修,当然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但黄山谷题字又是从何而来呢?经查询,原来是从字帖上收集拼凑起来的。这样,就应该标明“集黄山谷字”,才是科学的态度,正象《参考消息》的报头是鲁迅的字而不能印上“鲁迅题”一样,如果落上“鲁迅”的款,那岂不是大笑话!
这样的事例并非绝无仅有。去年11月,为了祝贺马寅初百岁诞辰,重庆大学校园内建于四十年代的寅初亭被整修一新,亭内悬诗匾一方,上书七绝一首:“顽龙经岁困泥中,忙煞惊曹斗草童。报道先生今去矣,一亭冷对夕阳红。”下署“黄炎培题”四个字。当时修建寅初亭,是为了祝贺马老六十寿辰,是与国民党迫害马老的法西斯行为针锋相对的,知名进步人士为此事题诗题对联的很多,黄炎培的诗就是其中之一。我在亭内观赏之后,觉得诗匾上的笔迹和黄老的书法大相径庭,有点纳闷,经多方打听,原来那上面的字是另外的同志新近才写的。这就欠妥了,按常识应该写作“录黄炎培诗,×××书”才对,怎么能直书“黄炎培题”呢?
三中全会以后,各地都在大力修复文物古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这也是形势大好的标志之一。但是,对待文物古迹一定要采取严肃的、科学的态度,千万不能象东坡楼、寅初亭的题词那样,鱼目混珠,以假乱真,并给后人带来不必要的考证麻烦。我想,这样的要求,不算过分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