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绿树成荫造福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21
第2版()
专栏:

绿树成荫造福多
全国人大号召开展全民植树造林运动。这是一项造福子孙万代的有意义的活动。
爽人精神
每当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学习、劳动之余,来到绿柳低垂、桃李芬芳、百鸟啁啾的公园,或是漫步在马路两旁的林荫大道上的时候,一股股沁人肺腑的清香,一阵阵爽人的新鲜空气,迎面扑来,这时候,人们就会感到心旷神怡,疲劳消却,精神顿时为之一振!
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绿色植物组成的世界,能对人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产生一种良好的刺激,使疲劳的神经系统在功能上得以调整,紧张的精神得到改善。
纯化空气
花草树木也和人一样,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有人计算,一亩树林通过光合作用,每天能“生产”出49公斤氧气,“回收”走67公斤的二氧化碳,一个成年人,每天大约消耗0.75公斤氧气,呼出0.9公斤的二氧化碳。如果每人平均有10平方米面积的森林,就能满足人呼吸的需要了。二氧化碳大量被吸收以后,就能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有利于人的健康。
改善气候
由于树木有吸收和反射太阳光线的作用,所以绿化环境还可以改善局部地区的小气候。有报告说,在骄阳似火的夏天,绿化地区的气温比非绿化地区低0.8℃;森林中的气温比庭院低1.3℃—3.2℃。有人测量过:城市露天之下气温高达35℃的时候,树荫之下的阴影部分的气温却只有22℃左右。冬季,有林地区比无林地区的气温却又要高2℃—4℃。
调节湿度
树木通过叶面的蒸腾,在调节空气湿度、减轻干燥程度方面也有巨大的作用。据测定,在干燥的季节里,每平方米面积的树叶,每天能向天空放散出大约6公斤左右的水分;100公顷的阔叶树叶,一年能蒸腾出7至8万斤的水。水分的蒸腾挥发,能吸收大量的热,这样就能使林区的温度降低,湿度增加,又比较容易造成云雨条件,促进降水,有效地改变空气中的相对湿度。
过滤飞尘
树木的叶片还能把空气中到处飞扬的尘土拦阻在叶面上,起着空气“过滤器”的作用。据统计,全球每年降尘量达1,000至3,700万吨,许多城市每年每平方公里降尘量竟达500吨,有的甚至达到1,000吨。减少对人体健康的这种严重威胁的简便有效的办法,就是大力绿化造林。有一份报告说,在城市百货商店里,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400万个细菌。可是林荫道上却降到58万个;公园里是1,000万个;林区只有55万个。可见,绿化对人体健康确是关系重大。绿化地区空气中的细菌含量所以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林木可以拦阻灰尘,随着空气中尘埃的减少,细菌也少了;二是植物有杀菌作用。
杀灭细菌
研究与实验证明,许多植物,例如香樟、黄连木、松树、榆树、白桦、野樱树、侧柏等等,都具有分泌天然杀菌素的本领。有人试验,用两克压碎了的野樱树的芽所得到的植物杀菌素,可以在15分钟内杀死一只大鼠;在几秒钟内毒死一只苍蝇。
树木分泌杀菌素的速度是十分惊人的。一亩松柏林,一昼夜内能分泌出2公斤杀菌素,一个月就是60公斤。这种杀菌素能杀死肺结核、伤寒、白喉、痢疾等病菌。因此,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还可以形成一个天然的“抗菌地带”。
减弱噪声
城市中强烈的噪声的危害,是人所共知的。在城市街道两旁、住宅周围植造一定数量的树木,就可以削弱噪声强度,减轻其危害程度。因为声波在碰到树林时,就会被吸收掉26%。
监测污染
还值得一提的是,柳杉、红松、枫杨、丁香、杏、核桃、柏等,对大气污染比较敏感,周围环境轻微污染,人还未感觉到,甚至精密仪器都还测试不出来的时候,它们却出现了明显的受害症状,向人们发出“警报”。因此,工厂区附近多种这类树木,可以此作为大气污染的“活的监测器”。
王乃仙
(原载《工人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