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借问清泉何处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21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漫谈

借问清泉何处寻
知文
翻开世界地图,人们就会看到,标志海洋的浅蓝色是那么广阔,浩瀚的海洋紧紧地包围着各大洲;地球表面三分之二为水所覆盖。据计算,按世界人口平分,每人可得3亿多立方米海水。地球上的水源是何等丰富!
然而,水量虽然十分丰富,世界各地却普遍存在严重的缺水问题。太平洋蓄存着世界二分之一的水量,可是就在大洋边上的日本东京,水荒却“成为深刻的社会问题”。即使充分利用河水,到1985年,那里每年将缺水10亿吨。位于大西洋之滨的纽约,人们正为缺水而忧心忡忡。西欧有些国家的水源也相当紧张。西德莱茵河和欧登瓦特之间的1,000平方公里地区,素有“德国植物世界皇冠上的明珠”之称。但是近年来由于缺水,水井干涸,溪涧断流,上万株橡树、山毛榉树枯死了,沃土变成瘠壤,城市缺水也很严重。非洲有些国家因长期缺水,给人们的生命和生活造成很大威胁。地球上水量极其丰富,但却严重缺水,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是地球上97%以上的水是海水,含有3.5%盐分,不能食用,也不能供工农业生产用。余下的只有不到3%是淡水,而其中的75%左右又是固体淡水,集中在南北极的广袤冰原里。实际情况是,地球上可供人们直接应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64%。这么少的淡水要供养几十亿人,还得供牲畜、工农业之用,当然会出现紧张局面。据估计,世界上现有12亿人正为饮水紧张所苦,有2.5亿人由于饮用不洁之水而得病。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生产的发展,缺水现象只会日趋严重。
缺水问题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各国科学工作者也在多方研究。有的国家采用海水淡化方法取得淡水。如今世界上昼夜之间通过淡化装置获得的淡水约三四万吨。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等国已采用这种方法。但目前淡化海水的成本太高,还难以普遍采用和推广。
地球上南北极的大量冰山,实际上是大大小小的固体淡水库。南极冰层平均厚度为1,700米,面积很大,相当于世界海洋的十三分之一,冰层的含水量竟和大西洋的海水容量相等。那些漂浮在海面的冰山,有的体积大得令人惊奇。人们曾发现过一座冰山高达2,700米,比我国的泰山和黄山还高。冰山数量也多得惊人,仅格陵兰岛每年漂流出来的冰山就达1万至1.5万座之多。为了解决世界各国的缺水问题,有的科学工作者早就设想过如何利用南北极的冰山,把它们化为淡水,以供人们之需。因为,一座表面为2.5平方公里的巨大冰山,即可供应100万人两年的用水。由于一般情况下冰山自然融化得花十年时间,加上冰山自身有浮力,人们就可根据需要把它拖运到各大洲去。因此,从开发冰山取得淡水,确是大有可为的。
早在1853年就有人用拖船从北极将冰山拖运到旧金山。以后,又有人在冰山上设置长帆,使它们从南极顺风飘流到秘鲁,航程3,836公里。这些尝试都是成功的。运行中的冰山融化缓慢,即使穿过酷热的赤道,也不会半途融垮。近来有个叫约瑟夫·卡罗的美国人提出一种设想:不需轮船拖运,而在冰山上装置氟利昂发动机,利用冰山与周围海水的温差,使液态氟利昂变成气体,受热膨胀,产生压力,推动发动机以带动冰山。只要加以操纵,就能使冰山象船一样,在海上自由航行。这个设想一旦实现,广阔的海洋上就将出现“冰山船”,从而为人类广泛利用冰山淡水开辟既廉价又实用的运送方式。
冰山融化的淡水纯洁晶莹,水质特好。对于人类来说,南北极的冰山简直是用之不竭的淡水库。向冰山要淡水的前景是诱人的,不少国家正在作进一步的探索。有朝一日南北极冰山的固体淡水得到充分利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缺水问题将会得到解决,那时候人们就再也不用为缺水而忧虑了。当然,要实现这一设想,包括解决把冰山化成淡水向内地输送等技术问题,还得经历一段相当艰巨的摸索过程,因而今天世人对于不可一日或缺的淡水,还必须倍加珍惜。(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