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边防战士护珍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23
第2版()
专栏:通讯

边防战士护珍禽
地处祖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水草丰美,资源充足,是丹顶鹤、天鹅、地鵏、鸿雁、苍鹭、百灵等珍禽益鸟生息繁衍的地方。
记者乘车从满洲里到新百路克哨所,汽车如同进入百鸟之乡。一路上不时有成群的百灵、沙鸡、鹌鹑被汽车惊飞。司机邓德军小心翼翼地左躲右闪,深怕撞坏了那些翅膀还没长硬的小鸟。这里冬季气温常常在摄氏零下三、四十度,雪深一、二尺。为了减少一些留鸟因冻饿而死亡,入冬前,战士们捕捉了几十只鸟雀,放在室内精心喂养,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再放归草原。
“南吃雁,北吃蛋”,边防战士却不干。每年春、夏季节,大批候鸟从南乡飞回额尔古纳河畔的水网地带产卵。这时,战士们加强巡逻,增设监督岗哨,耐心地向来这里狩猎、拣鸟蛋的人宣传国家保护自然资源的有关规定,制止伤害益鸟益兽的行为。他们自己也不随意伤害一鸟一蛋。班长马力军对我们说:“珍贵野禽是祖国的财富。我们保卫边疆,就包括保护边疆的一草一木,一禽一兽。”他还说,战士们都把保护益鸟益兽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美德,即使在副食供应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也不捕杀它们为食。去春,新战士小姜执勤回来,在一座旧房场里捉回两只小猫头鹰,准备养着玩。老战士见了,告诉他猫头鹰是捕鼠能手,应当保护,小姜马上把小猫头鹰送回原处。
本报记者
赵 苏 张景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