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自出新意的京剧《梁红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24
第5版()
专栏:剧评

自出新意的京剧《梁红玉》
张 真
京剧《梁红玉》,顾名思义,以为是一出传统戏,其实是一出新编历史剧。作者根据史实,进行了一些细节的虚构,展现了一幅新的历史画卷。
宋朝这一朝代,国势日衰,外患日深,百姓流离。然而苦难的时代,却锻炼了英雄,助长了志气,出了不少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英雄人物,象韩世忠,不止他自己是当时名将,连他的夫人梁红玉,也是留名青史的一代女杰。
金山之役是一次重大的战役。据宋史说,金山一战,韩世忠的八千人破金兵十万,挽救了危急局势,振奋了人心。
北京部队战友京剧团演出的京剧《梁红玉》(翟迎春、陈纵骑编剧,郑亦秋导演),就是选择了这个历史事件编写而成的。这个题材过去有不少人写过,老本叫《双烈记》传奇,梅兰芳、欧阳予倩也都编演过这个题材。但翟、陈此剧,却依据史实,自出新意。他们没有去重复老本的韩世忠雪夜巡更,梁红玉慧眼识英雄等颇有戏剧性的情节,而是腾出大段篇幅,别出心裁,写了一场她的大义凛然的“辕门斩子”。
剧中写道,由于韩世忠、梁红玉忠心耿耿,屡破金兵,奸臣魏良臣、孙浩曾进谗言,使他们几乎被杀,此时孙浩带领援兵来到前线,梁红玉命儿子韩彦直去支援,彦直不高兴,看到孙浩拒绝回师,陷于金兵,他哈哈大笑,不料回来就被爹爹绑在辕门要执行军法。这一场很感人,写出了韩世忠的军纪严明,写出了韩世忠为了共同对敌,不念旧恶的政治风度。这时那个老奸巨猾的魏良臣,却捧着圣旨来了,以韩世忠不救孙浩(其实这家伙已经投降金人了)为名,要他交印,韩世忠无可回答,已经捧印要交了,幕后却突然站出了梁红玉:“若接印须问我巾帼之戎!”在危急时刻,她挺身而出,保住了军队的指挥大权。这时魏良臣勾结金邦的密信已经落入梁红玉之手,她又以此强迫魏良臣另写一密信,引金兵来攻,并且设下陷阱,把金兀术杀得大败,退入了死胡同黄天荡。
这一个戏,作者经过新的设计,运用巧思,把这一场历史有名的大战,写得既有麾兵决战的紧张激昂,又有斗智的巧妙策划,也有韩彦直化装渔民深入虎穴,暗探敌情,把战争写得形势变幻多姿,一场胜利,得来非易。
我国历史悠久,英雄人物辈出,应该很好为他们作传,以资激励人心。如今爱情题材,不论在电影或是戏剧中,似乎都有些饱和了(虽然其中爱情这种高尚感情描写的质量并不高),实在应该多搞一些奋发蹈励的故事。梁红玉这题材如从头写起,何尝不是个现成爱情戏,可是作者偏偏略于彼而详于此,人物写得气概轩昂,情操高尚,我以为,这是颇可取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