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苗惠恩抓副业有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2-27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苗惠恩抓副业有方
苗惠恩是江苏省建湖县恒济公社苗庄大队的党支部委员、副大队长,分工抓副业生产。由于他办事牢靠,肯动脑筋,抓一着算几着,走上步看下步,每动一子必见实效,不到三年时间,就使全大队集体副业生产翻了身,1981年副业产值比1980年增长三成多,占农业收入的38%。群众很有感慨,便送给他一个“铁算盘”的美名。
苗庄大队紧靠射阳湖畔,荡滩、水面、圩堤、“十边”很多,发展副业生产有着充分的条件。副业要发展,步子怎么迈?当时有人向苗惠恩建议:我们大队虽靠芦荡,但水少土薄,不到外面找找门路是富裕不了的。有人主张利用荡滩办貂场,说养水貂收入高,抓住一个西瓜,抵得上许多扁豆角子呢!听了这些意见,苗惠恩盘算开了:养水貂是个好门路,但建场投资大,引进水貂要求人,见利时间长,出售要跑路,我们大队底子薄,象这样“生算有,熟算无”的路子不能走。他在全大队转了一圈又一圈,大小圩埂跑个遍,最后向大队党支部献计说:我们发展副业生产,只能在家里低头求土,不能盲目外出求人。他具体提出了改造湖荡滩、开垦荒废地、利用圩堤、“十边”发展副业生产的计划。大队书记苗华中召开支部会,共同掂了掂他的意见,一致支持他放手干。于是,一支七八十人的副业组建立了,由苗惠恩直接指挥。
第一仗是改造溘子荡。溘子荡共有水面荡滩600多亩,由于水质改变,柴草退化,每年只能收入四、五千元。苗惠恩在荡里蹲了三天,心里琢磨出一个谱,带领副业组人员奋斗了一个冬天,把600亩荡滩水面变了样,1980年柴蒲等产品收入就达15,000多元,比上年翻了三番。1981年春,浅水滩泥活了,草除了,他安排种藕200亩,种蒲180亩,提水保柴100多亩,另外还种了茨菰、蒿瓜,深水里放鱼苗9万尾,挂河蚌5,000只;四周圩堤植树、种豆子、栽油菜,把荒废的芦荡变成了多种经营的基地。去年底单荷藕就出产30万斤,收入6万多元,加上柴、蒲、菱角、鱼、蒿瓜、菜、豆等,足足收入7万多元。群众见溘子荡开垦三年,收入翻了10多倍,高兴地说:小小溘子荡被苗惠恩变成了小“银行”。
其实,象这样的小“银行”,在苗庄何止一个。到苗庄大队的人这样形容说:“苗庄大队不但陆上建起了三层楼,水中也建了三层楼。”陆上三层楼是:空中挂水果,地面长瓜菜,地下结山芋、萝卜。水中三层楼是:水面结蒿瓜、菱角,水中养鱼、育珍珠,水下长藕结茨菰。这水、陆三层楼大都用科学结合的方法,实行套养、套种,综合利用。全大队集体副业产品,包括加工产品,从三中全会前的二十几项,发展到103项,出现了一年四季卖产品,日日月月有收入,使单一经营,真正变成了多种经营。
副业产品要上市,但苗惠恩不轻易出售。苗庄产山芋16万斤以上,上市场出售,每百斤3.5元,收入5,600元。如果摇船出去零售,既花工又消耗,一时销不了还要变质。苗惠恩觉得这样卖不合算。他琢磨之后,提出开办粉坊,加工山芋粉。100斤山芋出粉20斤,加上渣子,可出售7.6元,比卖100斤山芋多收入4.1元。16万斤山芋,10来个人一个月就加工结束,多收入6,500多元。同时,粉好保存,出售方便。粉坊做完山芋粉后,还可以加工蚕豆、荷藕、磨豆腐,真是一举多得。过去卖原料,现在出售加工品,收入都比未加工的成倍翻。人们从苗惠恩“铁算盘”的美名中得到启示,算账也能生财。不会算账,就要多开支,少卖钱;学会算账,就能少开支,多卖钱。搞副业生产,不懂得算账是不行的。 李容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