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活跃农村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9-21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活跃农村经济
东北银行总行经理室秘书 申纪言
东北银行自本年一月开始提出新的业务方针,加强了现金管理,实行了新的信贷结算制度后,半年来银行存款增加了两倍多,放款增加了三倍,大力支持了工业生产临时急需资金的周转,特别是保证了贸易收购,支持了对外物资的出口,保证了工业原料有力的配合整个国家经济建设计划的完成。银行机构亦有扩大,在各城市及较大的工业地区均先后建立了银行组织,并已深入到工厂和矿山内,代替厂矿中一切资金的收支调拨、支发工资,开展了储蓄业务,进行了现金管理等工作,使银行在国营企业地方企业的范围内建立了收支结算网与现金支付网,初步成为现金中心、信贷中心与结算中心。因此,得能有条件的来掌握现金的支付和积极主动的掌握信贷,并适当的调剂现金流通量,对稳定金融、发展生产起了一定的作用。
半年来执行新业务的体会是:要进一步发挥新民主主义国家银行的作用,必须使银行能在整个国民经济(即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中,起到密切结合与互相调剂的作用,因此,银行的业务就不仅要着重于工业,并应适当的照顾农村结合农业。这样才能使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更密切的结合起来。这首先因为目前在我们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农业还占很大的比重,农村中不仅生产着大量的粮食,而且也生产着大量的副业产品和重要的出口物资,这些生产品继续的发展与适当的推销,对保证工业原料与提高农民购买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次,有计划的调剂城乡的货币流通,以利城乡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从上半年的经验中,我们曾感到的问题是商品周转不灵与农村货币流通量的不足,如松江双城县调查,农民平均每人只有二千元(东北币,下同)至六千元;沈阳市郊调查,每人平均仅有二千元至四千元,并且由于农村中货币的缺乏,曾严重的发生以物易物的现象,使农业和副业生产受到影响。
为更好的扶助农业、副业生产,开展农村信用,解决农民临时急需困难,提高农业贷款工作已成为必要。
东北银行为达到此目的,下半年工作中提出由城市到乡村,从工厂到矿山,稳步地建立银行网,决定在农村重镇及经济中心地区建立银行机构,设立银行营业所,以求银行业务进一步的深入与发展。
银行在农村集镇重点建立营业所,首先使银行在农村中开始有了耳目,使银行能随时了解农村的经济状况,货币流通情况,以便主动及时而适当地调剂农村的货币流通量,通过银行营业所的组织,使城市进一步地与乡村结合。同时亦可以进一步开展银行业务,发挥银行在农村的作用。
一、可以进一步加强与提高农村贷款工作:过去农贷工作虽已收到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银行机构在城市,仅能随着季节性的变化,而进入乡村回到城市。如春耕前农贷员即集体下乡发放春耕贷款,秋收后又下乡催收春贷,发放或催收完毕便又回到城市。虽然在农贷发放后与收回以前也有检查工作,但终因时间所限,不能够亦不可能全面、深刻地来体会农民要求与了解农贷的具体情况。因此,我们在农贷工作中,虽曾再三周密计划,终难免有问题发生。如今年农贷备实中,群众不需要的我们准备了,而群众需要的,我们却没有准备。有的地方群众需要的少,我们准备的多;有的地方群众需要的多而我们却贷放的少。在发放对象的选择上亦有应贷的未贷给,不应贷或应少贷的却贷给或多贷了等现象。其次,在农贷员下乡往返不便,以及下乡后政治生活的散漫,因而亦有很多困难。如银行在农村设立营业所,以原有的农贷员为营业所的骨干,则银行便可以经常了解农民生产情况,了解农民的迫切需要,随时的检查农贷用途,以便适当及时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困难,避免或减少以往农贷工作中的盲目现象,使银行的农贷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开展农村信用业务,办理短期信用贷款,解决农民急需,以减少高利贷的剥削。农村中,自土地改革后,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的借款关系已有了发展。在目前,这种借贷关系我们是欢迎的;但在借贷中,高利贷的现象非常严重。据黑龙江反映:农村中私人借款利息有高到二十分的,这说明农民在生产困难解决以后,临时急需的困难需要依靠短期信贷来解决的还是很多。农村营业所的第二项任务便是办理短期信贷,扶助农民从事副业与家庭手工业生产及解决农民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临时急需的困难,以减少农民所受的高利贷剥削。
三、开展农村储蓄业务,吸收各种存款,发挥农村零散资金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开展农村牲畜保险业务。如牲畜保险工作能很好的开展,则对农民免受意外的损失与保障农业生产的关系很大。因牲畜保险事业使农民平时出少许的保险费,而在牲畜一旦发生疫病或死亡时,可以由保险公司按保险的规则帮助农民再买回同样的牲畜,不致因一时的意外损失,使生产完全陷于停顿。同时在加强牲畜防疫、减少国民财富的损失与保证整个生产不受影响,亦有很大作用。
四、除以上业务外,并可办理代理收付款项等工作。建立譬村中的银行营业所是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但目前我们经验不多,干部等条件亦有限制,应是典型试办而不是普遍的开展。各地银行,应与党政协商,结合当地政府的经济建设计划,首先选择交通与经济条件比较重要的集镇,进行建立,以便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深入开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