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志在改革——访中医研究院院长季钟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02
第3版()
专栏:

志在改革
——访中医研究院院长季钟朴
本报记者 保育钧 白筠
改革,是当今人们谈论的一个中心议题。然而,改革谈何容易!种种掣肘,重重困难,使一些有志于改革的人举步维艰。渐渐地,有的人变得心灰意懒了。可是,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院长季钟朴在困难面前依然表现出一股子韧劲。前两年,他在院里大谈改革;今年2月2日,我们访问他的时候,一接触改革这个主题,他依然兴致勃勃,一口气谈了如下主张:
“改革平均主义,实行课题组长责任制;改革铁饭碗和终身制,实行课题组的科研人员聘任合同、代谢更新制;改革单纯的奉命组合,建立志同道合的课题组。这是改变我院面貌,完成国家下达的攻关任务的基本措施。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粉碎‘四人帮’以来,我们平反了冤假错案,评定了技术职称,这些对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都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现行科研管理体制上的一系列弊病,比如平均主义、大锅饭所造成的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奉命组合的课题组,几十年只进不出、没有代谢更新的‘终身制’,使得科研队伍“内耗”增多,缺乏生气。‘橡皮计划’加奉命组合,其结果就象前些年基本建设战线的‘胡子工程’。这种状况,怎么能多出成果,多出人才?
“有人说,解决这些问题要做思想工作。我不否认思想工作的威力,无论什么时候放弃思想工作都是错误的。但是,这些弊病丛生的体制不改,思想工作的作用也有限得很。”
讲到这里,季院长掰着手指,向我们列举了三个改革试点的例子:
西苑医院妇科,原来矛盾就很多,加上十年内乱中的派性残余,搅得简直无法工作,一些人闹着要离开那块是非之地。去年,搞了个志同道合的课题组,整理钱伯煊的妇科医案,并解决将医案输入电子计算机的技术问题。由于职权明确,组内齐心协力,不到一年就拿出了成果,达到了鉴定水平。
中药所的剂型室,原来矛盾也很多。去年,他们有两个人自愿结合,接受了研究大蒜液微型胶囊的任务,人数虽少,但两人志同道合,没有“内耗”,不长时间,出了成果,还给院里挣了一万多元的收入。
整理清宫医案,我们让一位同志领头,组织了三个人的志同道合课题组。他们星期天也不休息,去年一年,就搞出150万字,出了第一本书。
季院长强调,志同道合的课题组长责任制,是克服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关键一环。它可以调整科研人员之间的关系,把“内耗”减少到最低限度。完成一个阶段的科研任务以后,课题组成员可以有进有出,新陈代谢,促使科研人员相对流动。
我们在中医研究院做了一点调查。情况正如季钟朴介绍的那样。改革与不改革确实大不相同,最明显的变化是人们精神振奋起来了。有一位五十年代末期的医学院毕业生,原在临床科室工作,由于陷入了人事关系的矛盾之中,二十年来什么论著也没有。近两年在领导的支持下,他与志同道合的同志在一起搞了个课题组,两年之内就发表了5篇论文。知识分子的脑力劳动,是很难用一根固定的标尺来衡量的。但是,当人们振奋起来之后,出了成果却是外行人能看明白的。
对于季钟朴的改革主张,中医研究院也有少数人不满。这也难怪,几十年的大锅饭吃惯了,本来不想混日子的人也习以为常了,一下子要改,总不那么痛快。但是,当看到改革带来的变化以后,他们也渐渐信服了,愿意了。难办的是极少数业务实在不行而又自以为天生革命的人,这些人就象阿Q生了癞偏怕人说癞一样,最忌讳人家说他不行。现在要组织志同道合的课题组,他们自然是不受人家欢迎的了。对于这些人怎么办呢?
“社会主义制度,总得让他们有饭吃,但工作要调整,或者送他们去进修、提高。”季院长回答。
现在,人们对改革议论多而行动少,难题之一,就是一些人员的调整问题。它使许多有志改革但又想省事的人望而却步。季钟朴,这位193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心理生理专业后即投身革命队伍、长期从事医学教育和科研管理的老行家,当前同样面临着继续改革还是半途而废的考验。
“有人主张等一等,看一看,我不同意!”季院长斩钉截铁地说:“看准了的事,就要动手改,不能等。无非是先走一步困难多些。我们有些干部怕麻烦,怕那些要调整工作的人来找他。不改革,矛盾掩盖着,绝大多数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起不来,扯皮的事不断,工作上不去,你就那么省心?这几年,国家在调整时期还挤出钱来逐年为我院增拨经费,花了人民那么多血汗钱,你拿不出成果,能心安理得?”讲到这里,这位院长有些激动了。呷了一口茶,他缓和下来继续说道:“其实,我们也不要把改革看得困难得了不得。我们院部有一个维修室,原来十几个人,活儿很少,真要他干事时又找不到人。各方面意见很多,但又不敢动手去整顿、改革。去年下决心精简了一半多,实行企业化,现在只四、五个人,责任心强了,工作干得比原来好。被精简下来的人分配去干别的工作,也没有闹什么事。”
季院长强调,要相信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和工人是希望改革的。大锅饭、平均主义、责权不清等弊病的受害者首先是他们。真正想混日子、当南郭先生的是极少数。你改革了,他觉得混不下去了,也可以振奋起来,这对他也有好处。
“不过,话得说回来,我们现在还是沿袭战争时期的供给制,大锅饭吃了几十年,改革要有一个过程,要未雨绸缪,多做宣传工作。”
这几年,中医研究院围绕着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一直在下“毛毛雨”。比如,他们在1978年成立了学术委员会,这在卫生部系统是起步最早的。在科研计划和科研成果的审定上,他们实行同行评议和专家投票。1980年试行了科研合同和预算包干的制度,聘请了客籍研究员等等。这些,都是在季院长倡导和支持下搞起来的,难怪有人说:“季钟朴是一位改革派。”
现在,中医研究院尽管还存在“改革难,难改革”之类的议论,某些部门的中层干部对改革还抱着“走着瞧”的态度,但是,改革的风气,终究是逐步盛起来了。人们向我们介绍了一件小事:
去年,季院长提议,将全院助研(主治医师)以上科研人员发表的论著和译文,包括他自己的,一一登记造表,汇编成册,印发全院,人手一册。这件事虽小,给全院科研和教学人员造成的压力却很大:经过这么一汇总,人们发现全院有57人“榜上无名”。这些人既没有医疗任务,又没有搞行政工作,也没有当编辑,他们有些坐不住了。
“有点压力好。”我们提起这件事,季院长笑了笑说:“国家要我们继承发扬祖国医学,用现代科学整理祖国医学,拿出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新疗法来,这对我们也是压力。有压力,才能前进。”
然而,季院长毕竟是68岁的人了。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在面临着即将退居二、三线形势的今天,一些同志免不了要考虑自己的退路。季钟朴,这位戎马倥偬中不离医学教学和科研的老同志,现在有何打算?
“我已向卫生部打过多次报告,推荐年轻一些的同志来干,现在还没有批下来。一旦批下,我就研究我的老行当。”他很坦然。
已经写过多次报告,情真意切地要求年轻人接替自己的季钟朴,现在所考虑的仍然是改革问题。他说得好,老同志到了一定年龄就离退,这是干部制度的改革。科研管理方面的弊病也需要改革。二者都要改革,应当结合起来考虑,相辅相成地解决;不能置当前的工作于不顾,先考虑个人的退路。“我感到欣慰的是,三中全会定下来的改革方针,已经深入人心,不可逆转。党委对我的改革主张很支持,卫生部也很支持。我们决定,今年在全院进行全面的改革。不管接替我的是谁,改革的路子一定要坚持走下去!”季院长满怀信心地结束了他的谈话。(附图片)
中医研究院院长季钟朴同志在工作。
本报记者 许 林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